當地時間2008年4月29日傍晚19點整,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2007/2008賽季德國足協杯決賽拜仁慕尼黑VS霍芬海姆的比賽正式開始。
伊比舍維奇將球輕輕踢給盧文斌后向前跑去,盧文斌半轉身將球踢給身后的愛德華多,然后也向拜仁慕尼黑的半場跑了過去。
然后,愛德華多、科帕多、薩利霍維奇、古斯塔沃等人開始傳球調度,霍芬海姆整體陣型前壓,開始了進攻。
霍芬海姆本來是設想著利用剛剛開場的時候可能拜仁對盧文斌不那么重視、盯防沒那么嚴密的時間搶攻一下,給盧文斌制造射門機會,看能否可以在剛剛開場時取得進球的。
結果,盧文斌剛跑進拜仁球門30米范圍內,身邊就貼上了對方的16號后腰奧特爾。
來回折返跑、橫向拉扯跑動了一會兒后,見奧特爾還是緊緊的跟在自己身邊,盧文斌就明白自己是被奧特爾貼身盯防了。
堂堂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對一個17歲的德乙前鋒派出了專門的防守型后腰進行貼身盯防,可見希斯菲爾德對盧文斌的重視。
賽前新聞發布會上戰略性藐視霍芬海姆,但戰術上,對拜仁球門威脅最大的盧文斌,希斯菲爾德一點都沒有藐視。
這也是人家能成為名帥的原因,霍芬海姆想開場搶攻的計劃落空了。
能在拜仁慕尼黑打上主力,奧特爾的防守能力是勿需多言的。
他的專職貼身盯防,讓盧文斌感受到了與德乙聯賽,甚至與多特蒙德比賽時都大得多的壓力。
第4分鐘,盧文斌在大禁區前沿成功的接到了科帕多的傳球。
可是,盧文斌球都還沒停穩,就被身邊的奧特爾輕輕的推了一把,身子歪了一下。
雖然沒有失去重心倒地,可是盧文斌也失去了起腳打門的時機。
而且奧特爾也沒有犯規,裁判無動于衷,一點都沒有要吹哨的樣子,因為這樣輕微的推攘動作在足球場上實在太普遍了。
拜仁在賽前就考慮到了盧文斌的任意球進球能力,根本不會在球門30米范圍內輕易犯規,就是單純的利用身高、體重和經驗的優勢讓盧文斌不能輕易面對球門起腳打門。
等盧文斌站穩,重新把球拿住時,中后衛范比滕已經沖了出來,跟奧特爾兩人前后夾搶,很快就利用兩人都身高腿長的優勢把盧文斌的球捅掉了。
面對奧特爾和范比滕的夾搶,盧文斌別說起腳射門了,連把球傳出去都沒來得及,就被捅掉了。
本來還想著對方是德甲霸主,可能會驕傲輕敵,給盧文斌機會。
現在一看,得了,霍芬海姆和盧文斌面臨的困難比賽前預計的還要艱難得多,拜仁慕尼黑和希斯菲爾德并沒有受媒體上一邊倒看好他們的言論影響。
實際上,如果拜仁慕尼黑是那么容易驕傲輕敵導致輸球的球隊的話,也不會成績這么穩定、統治德甲這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