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毫不猶豫的揮了揮手,說道:“這是當然的!你要救活臨鋼廠,又有這么好的項目,我義不容辭的支持你!”
他手扶著額頭,沉吟道:“我想想!我們人大經費有限,主要是用于日常運作和特定項目的使用,比如說辦公費用、?6?8會議費用、?6?8差旅費用、?6?8培訓費用和文化傳媒費用等等。”
張俊心想,吳榮口頭上說支持,轉過頭卻說經費有限,這是打太極推手,只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嗎?
吳榮忽然笑了起來,呵呵笑道:“有了!我們可以搞一場募捐儀式!我來帶頭,號召所有臨溪走出去的商人、藝術家、文化名人,請他們為臨鋼廠的改革捐款!”
張俊等人不由得愕然。
捐款?
這也不失為一種籌集資金的方式。
可是,這種方式,又能籌集到多少錢呢?
張俊也不好打擊吳榮的積極性,畢竟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不管最終能募集到多少資金,也聊勝于無吧!
“感謝吳主任對我們臨溪市的支持和厚愛。”張俊恭敬的說道,“以后省里有什么重大工程、項目,還請吳主任多想著我們臨溪市,讓省里的政策,朝我們臨溪市傾斜一些。”
吳榮笑道:“沒有問題!”
他稍微一頓,忽然問道:“中紀委八室的同志,是不是下到臨溪市去了?”
這也并非什么機密,圈子里的人,幾乎都是知情的。
張俊點頭說道:“是的,吳主任。”
吳榮右手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說道:“張俊同志,臨溪市要發展經濟,就必須維持大局穩定!臨溪市剛剛經過一番風雨的洗刷,經不起再次折騰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張俊心想,吳榮特意跟我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難道吳榮以為,中紀委這次下來調查,是我請過來的嗎?
果然,吳榮語重心長的說道:“張俊同志,為了順利推進改革的進行,斗爭是可以適當搞一搞的,但千萬不能搞得太過火了!”
這番話,只有張俊聽得懂,肖慧和齊長順等人,聽得似懂非懂。
張俊坦然的說道:“吳主任,中紀委辦案,向來獨立,我無權干涉。他們來調查什么?調查了誰?我一概不知。我和你一樣,都在等最后的結果出來。”
吳榮蹙了下眉頭,擺了擺手。
張俊等人起身告辭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張俊等人一直在省城跑資金,省發改委、省工業廳、鋼鐵協會等等單位,能跑的都跑一跑,有棗沒棗,先打兩竿子再說。
臨鋼廠的集資,還在進行當中,目前為止,已經籌集到了7000萬資金。
最終能達到多少錢,張俊心里也沒有底。
忙處時間易過,倏忽又是幾天時間過去。
日方企業派來的技術員,連同貨運發過來的軋輥設備,都抵達了臨溪市。
為了以表重視,張俊率領臨溪市和臨鋼廠的幾個主管領導,親自接見了日方企業派來的兩名技術員。
其中一人名叫渡邊次郎,個子不高,一米六左右,矮矮胖胖的像個球。
另外一人名叫吉田秀樹,戴著眼鏡,瘦得跟竹竿一樣。
對方不懂中文,張俊也不懂日語,必須請人居中翻譯。
市政辦主任羅毅向他們介紹了張俊等人的身份,渡邊和吉田,滿臉不屑表情,言談舉止之中,充斥著傲慢無禮,仿佛他倆是上使,能來臨鋼指導技術,就是臨溪人最大的榮幸,必須把他們當成特使來款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