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口徑,半自動或者自動裝填,打了就跑,快速機動。
除此之外,劉弘毅還花大量的時間,跟著陳佳友教授學習。
光學物理,對他而言,是一個新領域,他以前對此沒有什么研究。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自然要牢牢抓住。
陳佳友不負厚望,第一個就把能夠安裝在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上的光學瞄準具搞出來了。
經過實際檢測,安裝了光學瞄準具的35自動榴,在400米直瞄射擊的時候,命中率大幅提高。
576廠最好的試槍員,以前使用機械瞄具,最多只能打出二比一的命中率。安裝光學瞄具之后,命中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八十。
普通試槍員,命中率也能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這就意味著,在400米距離上,35自動榴,兩發炮彈,就能精準摧毀一個永久工事。
當然,在毀傷威力上,依舊比不過40火和82無。
而且40火和82無也不用打進射擊孔,瞄準碉堡開火就行,只要命中,整個碉堡就飛上天。
但82無的最大直射距離,只有380米,40火更近,只有不到300米。
這個距離,完全在對方步槍的有效射程之內。
另外就是,82無和40火在射擊的時候,射手必須露出大半個身軀,瞄準的時候,會成為對方步槍手的活靶子。
很可能你這邊還沒扣扳機,先一步就被對方的步槍手給打倒了。
35自動榴外形低矮,使用兩腳架的時候,可以趴著,被彈面積遠遠小于40火和82無,對射手是一個極大的保護。
并且發射的時候也沒有長長的尾焰,不會很容易就暴露己方目標。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重量。
82無一發炮彈重達6公斤,每個戰士背負4發炮彈就是極限。
35自動榴一發炮彈重250克,一發82無炮彈的負重,可以折抵24發35榴。
這在戰場上意味著什么,老戰士都很清楚。
叢林機動作戰,輕裝狀態下,人手一門小炮,炮彈賊多,打得還賊準,猴子們,顫抖吧!
搞出這個35榴使用的光學瞄具之后,在劉弘毅的建議下,陳佳友又加以改進,搞了一個適合56半使用的小型光學瞄具。
這里有個情況要說明一下,為什么劉弘毅特別重視連排輕武器的研制和強化。
這和我們部隊目前的裝備水平有關。
眼下,野戰部隊班排一級,主要裝備的輕武器還是56半。56沖只有班長副班長才配備。大頭兵人手一把56半。
56式半自動步槍,射程遠,精度好,這是優點。
最大的缺點是彈倉容量小,只有10發,而且只能單發射擊,持續火力很差。
在叢林作戰時,56半的遠射程高精度優點無法發揮,在面對大量裝備ak47沖鋒槍的安浪軍隊,連排火力上,處于完全的劣勢,相當脆弱。
劉弘毅很清楚,在這個時間點上,大規模換裝新式步槍是不可能的,完全來不及。
戰爭爆發后,上級也只是緊急給參戰部隊調撥了一批56沖應急,但一線部隊的主要裝備,還是56半。
劉弘毅只能在現有條件上盡量進行加強。
下掛榴彈是第一掛。
連射火力上比不過ak47,那咱們就加炮彈。
給每一支56半都加上下掛榴彈發射器。
人手一門小炮。
光學瞄具是第二掛。
進一步加強射擊精度。
你人多火力猛是吧?
那咱們就槍槍爆頭!
接下來要研制的紅外夜視儀,則是第三掛。
夜戰一直都是我軍的法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