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收購站收購的,大多是丙等,少量乙等,甲等和特等以上的非常罕見。
為了能夠得上收購標準,一頭豬養兩年的情況也不少見。
農村自己殺年豬,只殺幾十斤凈肉的比比皆是。
而現在,劉楚安卻告訴穆元平,養豬場的生豬,幾個月就能長到一百多斤接近兩百斤。
“這個,劉楚安同志,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們會想到要搞這個飼料廠和養豬場?”
穆元平很訝異地問道。
目前最缺的就是糧食,喂飽所有人才是當政者最大的任務。
很少有地方會想到“浪費”糧食去養豬養雞。
劉楚安很謹慎地答道:“穆主任,是這樣的,我們當初的設想,主要還是出口創匯。我們靜江,是國家指定的生豬生產身份。每年為了完成國家定下來的生豬生產指標,都要出一身老汗。”
“我們也知道,國家收購生豬,除了供應國內,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出口創匯的。”
“因為我們先在陽溝農場搞了個兔子養殖的試驗,發現效果還可以。就想著搞一下飼料,再搞一個養豬場試一下,要是能加快生豬生產的速度,擴大養殖規模,國家定下來的生豬生產指標,我們也能比較輕松地完成。”
黃建國雖然是工業書記,對農業這一塊的情況,也有所了解,低聲說道:“穆主任,據我所知,楚州地區去年的生豬收購任務,是超額完成的。超額了三倍還多……這樣一來,全省其他地區的壓力就小了很多,省里的任務也好完成了。”
穆元平點了點頭,又說道:“那養雞呢?有什么成效?”
這些情況,他必須要了解清楚,越細致越好,回去之后給首長匯報,就能言之有物。
劉楚安說道:“雞蛋和肉雞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我們現在主要是養蛋雞……飼料配方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去搞的。”
“哦,那效果如何?”
“效果很明顯。”
“我們有數據。普通農家散養的雞,每年能產蛋大約一百個左右,養殖場的蛋雞,每年產蛋是250個以上。效果翻了一兩倍。”
劉楚安極其自信地答道。
不由得又暗暗感嘆兒子的先見之明。
劉弘毅跟他說,所有工廠,都要建立起完整的數據,要有臺賬,也要有明細賬。
有了這些數據,就能更好地管理工廠,研究人員也能找到更準的研究方向。
哪里不行研究哪里嘛!
要不然,穆元平問起來,就得抓瞎,所有的回答都只能是大概加估計,說服力方面,就要大打折扣。
“嗯嗯,好好……”
穆元平聽了,也不得不贊嘆幾句。
看得出來,他的內心其實是比較激動的,但他這次是代表領導而來,主要是了解情況,不能隨便表態。因為他的特殊身份,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地方上的同志“仔細解讀”。
穆元平很清楚地知道,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
所以他到目前說的話,都是模棱兩可的,沒有給任何肯定的回答。
“對了,楚安同志,我有個疑問,這個生豬,長得那么快,怕是不好吃吧?”
人的固定思維就這樣。
千百年來,生豬都是這個生長速度,最少養一年才能出欄,現在,劉楚安他們把這個速度提高了幾倍,四五個月就能出欄,還比養了一年多的豬更重。所以這中間,一定會有某些缺陷。
就好像一個氣球,你把它吹大了,但本質還是一層膜,里邊包裹著空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