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急忙答應,都規規矩矩地站在那里。
還真坐啊?
一分鐘左右,領導果然放下了手中批文件的鋼筆,笑著站起身,從辦公桌后轉出來,和他們一一握手。
在和劉弘毅握手的時候,上下打量了他幾眼,微笑說道:“呵呵,你就是小劉,嗯,不錯不錯。”
劉弘毅急忙欠身,說道:“謝謝領導表揚!”
“坐吧坐吧,不要拘謹。”
等某某同志落座之后,三人才依次坐下。
這個細節,讓某某同志比較滿意。
艾高峰和劉楚安都是成年人,體制內有一定職務的領導干部,懂得這些規矩禮節,不足為怪。但劉弘毅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人,也能禮節周到,那就只能說,家教淵源。
一個能教出好孩子的家長,本來就值得高看一眼。
“艾高峰同志,劉楚安同志,聽說你們在楚州搞了幾個工廠,安排了一大批的回城知青和城市待業青年參加工作。說說吧,你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某某同志落座之后,先點起一支煙,隨和地問道。
坐姿也比較放松。
領導這個平易近人的態度,讓三人緊張無比的心情略微放松了些許。
初次見面,沒有多少閑聊,直奔主題。
雖然昨天晚上,劉弘毅就和他們兩位聊到過,不要把一切都歸功于自己,但這番話,早已經和穆元平說過,現在改口,顯然是不合適。
艾高峰還是決定照直說:“報告,這主要還是劉弘毅同志的建議。他認為,無所事事才是社會治安問題的根源所在,就建議我們搞幾個工廠,安排這些待業青年工作。”
“哦,小劉同志,那你說說看,你為什么會有這個建議?”
這次召見,最主要的人,其實就是劉弘毅。
某某同志很想和他探討一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命題。
對此,劉弘毅也早已腹稿,當即挺胸說道:“某某同志,是這樣的,這個建議,主要來源于我自己的一次遭遇……”
便將自己從康紅梅等人手里救助艾小雨的情況匯報了一遍。
這倒不是借機告狀。
康吉盛父女,還不夠這個資格,只是機緣巧合罷了。
就算沒有領導親自發話,將來也是要收拾他們的。
“我后來仔細考慮,為什么康紅梅這些人不學好呢?因為他們無所事事,在學校不認真讀書,暫時又沒地方可去,那就只能在社會上瞎混,久而久之,自然就變成了壞分子。”
“所以,治安問題,社會穩定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就業問題!”
“有工作,有事做,有工資,有穩定的生活,才會安下心來,好好過日子。古今中外,都是這個道理。國家也需要創匯,而我自己,剛好又是搞研究的,才會有建工廠的想法……”
不管什么樣的建議和政策,都要講究一個脈絡清晰,源來有自!
某某同志沒有急著贊同他的意見,反倒追問了一句:“那你是不是覺得,只要安排了工作,所有社會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呢?”
這個話題就比較大了,是劉弘毅事先沒有考慮過的,仔細想了想,才說道:“我認為,可以解決絕大部分問題。但不能固步自封,必須要不斷地向前進。社會在進步,人民群眾也會越來越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的社會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好產品,來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所以,發展科技,勢在必行。”
“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初級產品的生產階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