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邊至誠很嚴肅地說道。
只要能保證這一點,萬一出點啥意外情況,也能及時處理。
艾高峰和劉楚安急忙點頭稱是。
“嗯,你們繼續,除了搞承包責任制,其他工作,打算怎么搞呢?”
“還是要多搞工廠。”
艾高峰馬上答道。
“目前我們搞了個搪瓷廠,還有停電寶工廠,產品供不應求。供銷社的同志,還有外貿的同志,現在索性就住在楚新縣,一天到晚盯著這兩個廠子,產品一出來,都還是熱的,就趕緊裝車拉走了。”
“保溫廠還沒搞起來呢,供銷社就已經和外貿的同志吵起來了,都搶著要貨。”
說到這里,艾高峰也有些好笑。
什么時候,他們楚州地區生產的工業品,也變成香餑餑了?
聽到有這種事,邊至誠也是興趣大起:“好好,明天我就去你們的工廠看看,真要是產品這么好,那再搞幾個工廠也是可以的。”
“當然了,在建工廠之前,還是要先和供銷社,還有外貿的同志溝通好,可不要產品搞出來了,卻賣不出去,那是要出問題的。”
依舊還是個計劃經濟的思路。
但站在邊至誠的立場上,“未謀勝先謀敗”,也是理所當然。
在劉弘毅的記憶當中,邊至誠主政靜江十年,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如泰山”。出格的事情,從來不做。錯誤自然也是絕不會犯。
這次在楚州地區搞“試驗田”,要不是某某同志親口指示,他自己是絕對不會提出來要搞的。
饒是如此,還是謹慎非常,生怕出紕漏。
對于邊至誠這個心思,不但劉弘毅懂得,艾高峰和劉楚安也是了如指掌。
省委第一書記的性格,從來都是下邊干部們琢磨的重點。
當然,邊至誠也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為人正直,對下邊的干部們很是愛護。在靜江主政十年,威望極高。
不過當此之時,有些話也不需要說得太透。
官場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叫“難得糊涂”。
對下如此,對上更如此。
你把一切都向領導匯報清楚了,那不就等于讓領導拿主意嗎?
這個主意拿對了還好,萬一拿錯了呢?
豈非就是領導的責任?
尤其是在這種時候搞“試驗田”,下級就要有勇于擔當的精神——先干起來再說,出了成績,是上級領導有方。萬一犯了錯誤,一身當之!
領導是不知情的。
這才是受領導看重的好下級。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必須要先匯報的,否則根本就很難落實下去。
“好的,至誠書記,我們一定牢記您的指示。”
艾高峰恭謹地說道。
“另外,楚安同志在某某同志召見的時候,向他匯報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軍地合作。我們現在籌建的那個摩托車廠,技術人員極度缺乏。希望能夠和576廠合作,請他們派出技術人員來幫助我們解決難題,先把廠子搞起來再說。”
邊至誠問道:“576廠是搞火炮生產的,他們會造摩托車嗎?”
劉弘毅插口說道:“邊書記,這個問題不大。技術上有相通的地方,我請教過譚德喜老師了,他說可以派人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邊至誠點了點頭,說道:“那可以啊。你自己就是技術專家,你和譚德喜同志都說可行,那應該可以試一試。”
“這個,我批準了。”
邊至誠計劃要在楚州待上兩三天,好好走一走看一看。
安排的時間足夠,行程方面就不會太緊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