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叮囑了艾小雨和譚秋梅幾句,劉弘毅這才拎著自己的行李,前往不遠處的慶華大學迎新點。
迎新點的人不是很多,就是七八個人的樣子。
其中兩個還背著包,腳下放著大帆布袋子,滿臉風塵仆仆的模樣,顯然也是從外地趕過來的學生。只有四個是慶華大學的工作人員。
嚴格來說,是兩位工作人員,帶著幾位先到的同學。
這個年代的人,都是比較淳樸而且熱情的。
能夠提前一兩天趕到學校,然后在這里迎接新同學,那也是一種“享受”呢。
“老師好,我叫劉弘毅,是來報到的……”
劉弘毅客客氣氣地打招呼,一邊從斜背的“為人民服務”挎包里往外掏錄取通知書。
“你就是劉弘毅?”
不等他將錄取通知書掏出來,對面已經響起了驚呼聲。
兩位明顯是工作人員打扮的年輕人都瞪大眼睛望著他,臉色頗有幾分激動。
“是的,兩位老師,我就是劉弘毅。”
這兩位工作人員,看上去也就二十幾歲不到三十歲的樣子,不過劉弘毅還是照規矩來。在大學,不是學生那就叫“老師”,準沒錯,不會因為稱呼問題得罪人。
“哎呀,終于等到你了,昨天季主任還在問呢,問你來了沒有……”
那位二十幾歲的女同志,明顯是迎新點的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劉弘毅只能禮貌地笑著謙虛了一句,將錄取通知書取出來,雙手遞給迎新點負責人。
“字寫得真漂亮,和印刷體一樣……”
女同志又嘖嘖贊嘆。
慶華大學第一份由考生自己填寫的錄取通知書,她早就在季文明嘴里聽說過了。
劉弘毅還有另外一份校方填寫的錄取通知書,科研所已經給他寄回了家。目前由肖亞文妥善保管著,這都是可以收藏一輩子的“紀念品”。
其他幾位學生和剛報到的兩位新生,也好奇地打量著劉弘毅。
他們基本上都聽說過劉弘毅的名字。
高考總分387分,并不足以讓這些天之驕子“敬畏”,畢竟去年的高考,是各省自主命題。也許靜江省的高考題出得比較容易呢?
自己去靜江考的話,說不定也能拿到一個很高的分數。
但劉弘毅的高考作文是滿分,并且刊登在了《群眾日報》頭版,這卻是轟動全國的大事件。作為同屆考生,并且是考得最好的那一小部分“狀元郎”,基本上都在報紙上看到過這篇作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僅僅這個作文題目,就已經魄力十足了。
在大家都努力把自己包裝成“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有為青年”的時候,這位已經開始高屋建瓴,“指導”全國的科技方針了。
“劉老師……”
就在大家相互介紹認識的時候,一個驚喜的聲音傳來。
只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疾步跑來,望向劉弘毅的眼神,熠熠生輝。
劉弘毅扭頭一看,不由得笑了。
“徐文心同學……”
“劉老師,您終于來了,我在這等您好幾天啦……”
徐文心滿臉的驚喜,快步來到劉弘毅面前,略帶幾分喘息地說道,滿嘴敬語。
其他幾位同學都有些詫異地看著她。
徐文心也是77級的學生,北都本地人,所以她來學校比較早,這幾天都主動幫著迎新點工作,迎接全國各地來慶華大學報到的同學們。
這位徐同學謙恭有禮,帶著一股子十分明顯的詩禮傳家的大家閨秀氣質,對誰都禮貌熱情,很受同學們的歡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