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森校長的原話是:“甭管這小子想要干什么,讓他去干。你們系里決定不了的,向我匯報,我來想辦法。”
系主任“驚駭莫名”。
這是什么待遇?
貌似全校有這個待遇的,也只有那幾位德高望重的科學院學部委員了。
其他人,都還差點兒。
有了領導這樣不遺余力的支持,劉弘毅的科研團隊組建得非常順利。
徐文心同學,成為劉主席麾下得力干將。
這姑娘現在編程超級牛逼。
劉弘毅也不知道她為什么如此“想不開”,非得走這條獨木橋。
姑娘,你是嫌自己頭發太多嗎?
話又說回來,劉弘毅同志編程也編得飛起,頭發目前還算濃密。
另外,趙漢民那個課題組的不少成員,也被劉弘毅拉了進來。
除了全旭有點濫竽充數,其他小組成員都有兩把刷子。
全旭現在基本上算是放棄自己的專業了。
對此,劉弘毅表示理解,任誰嘗到了當“倒爺”的甜頭之后,都不會再有興趣當碼農的。太枯燥了。劉弘毅自己,倘若不是能夠預知未來,恐怕都不一定能夠耐得住寂寞。
不過這也沒什么,哪怕是慶華大學,也并非每個學生都能成長為技術大拿的。
泯然眾人才是大多數“天才”的最終結局。
全旭有那樣的家庭背景,不走技術路線,將來的前程也是可以預見的。
還是那句話,劉弘毅將全旭拉進自己的課題組,就是為了給哥們刷資歷。只要這個課題最終拿下來,那慶功名單里,就得有全旭的名字。
這個課題,慶華大學一家是拿不下的,還得和其他科研單位合作。
在齊森校長親自協調之下,總算是把班子搭了起來。
除了這個自動化操控的課題,劉弘毅的興趣小組,還承攬了另外一個課題的研究。那就是“函數計算器”,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科學計算器”。
這是一種小型化的輔助計算工具。
國外已經有了類似的產品,但是很貴,大約需要一兩百美元。盡管這個時候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只有一點六左右,關鍵美元我們本來稀缺啊。
劉弘毅覺得,將寶貴的外匯用在進口這種大路貨上邊,太浪費了。
順便把這個東西搞出來也好。
慶華工業園,又能多一個拳頭產品。
在有現貨可以借鑒的前提下,這還真就是順手的事兒。
最終的結果是,函數計算器比自動化控制系統先搞出來。
趙遠方拿到這個成果,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作為計算機專員的教授,他很清楚,這個小小的函數計算器,肯定能給三產辦賺錢。“恨”的是,又得建廠房,搞生產線。
趙主任現在,一聽到建新工廠就“害怕”。
而這個自動化控制系統,劉弘毅他們課題組,搞了足足一個學期,臨近放寒假的時候,才終于大功告成。
經過反復驗證無誤之后,劉弘毅立即向齊森校長做了匯報。
注:餡餅文科生啊,這一段都是靠著書友提示寫的,咱就這么帶過去吧,不細寫了。關鍵我也不會!
齊森親自出馬,和首鋼進行“談判”。
當然,正式官方報道,叫做“會晤”。
地點就在首鋼的某個車間辦公樓,也是自動化系統現場測試的場所。
鑒于齊森的行政級別以及在教育界學術界的地位,他親自蒞臨,首鋼那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