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有追責的管理模式。”
“誰批的誰負責。”
“具體的規則,再商量。”
“第二,推薦負責制。”
“學校和導師推薦的,今后這個人如果在國外滯留不歸,學校和推薦的導師,都要問責。審核不嚴嘛。”
辛元嘉微微一蹙眉,說道:“這樣一來,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學校和導師不想承擔責任,干脆就不推薦了……”
“這種情況會有,但我認為不必過于擔心。”
“學校和導師,本來就要承擔審核的責任。他們自己的學生,自己不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深入了解品行,盲目推薦,本來就于理不合。”
“再說,怎樣承擔責任,也可以商量。最少,出一個譴責的聲明總是可以的。”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尊師重道都是很受重視的。”
“一個人,用欺騙的手段,陷自己的母校和導師于不義,無論在哪里,都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行為。大多數知識分子,還是很重視這個聲譽問題的。”
“用這個模式,雖然無法完全杜絕公費留學人員滯留國外不歸的情況,但可以有效地減少這種現象。”
“國家出了錢,那他們就有相應的義務,這個是理所當然的。”
“第三個建議,依舊還是按需審批。要優先照顧那些急需的學科,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要按需分配。不要一窩蜂地去學同樣的專業。”
“要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
“比如說,像文心這樣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而且根正苗紅,她就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那一批人選。只要她本人愿意,理所當然應該送她出去深造幾年。”
“她學成歸國之后,就能帶動整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至少是帶動其中一個分支的高速發展。”
徐文心輕輕扁了扁嘴,心里突然好糾結。
畢業之后,到底是出國留學,還是去鎮南工作呢?
“第四個建議,就是要盡可能地保證學成歸國人員的待遇問題。除了職務,級別上要優先考慮,生活待遇上要盡量保證,在科研環境和工作環境方面,也要盡量保證他們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總不能辛辛苦苦在國外學了好幾年,回到國內,卻學非所用,安排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工作崗位,那就太浪費了,也會嚴重影響士氣。”
辛元嘉定定地看著他,眼里全是贊賞之色,含笑問道:“這些東西,都是你今天去了大使館那邊之后,才臨時想到的?”
劉弘毅笑著搖頭,說道:“那肯定不是。”
“其實我和文心一樣,也考慮過出國留學的問題。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在仔細思考,有關留學的一些系統性問題……”
坐在徐文心身邊的姑娘笑著說道:“哎呀,到底不愧是慶華大學學生會主席,不管什么時候,都喜歡從全局著眼去考慮問題。”
徐文心立即捧哏:“要不我們學生會的干部們,為什么現在都那么害怕他呢?”
“關鍵就是誰都說不過他……”
劉弘毅郁悶地說道:“不是,徐文心同學,我有那么夸張嗎?”
“有沒有那么夸張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以前別人當學生會主席的時候,下邊的副主席和部長們,都會踴躍發言提意見。現在呢?大家都習慣性地等著你給大伙兒安排工作。”
“你自己回憶一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學生會里還有幾種聲音?”
劉弘毅愣了一下,仔細想想,還真是那么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