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慶華工業園這邊有的大部分工廠,我們都會在江口依樣畫葫蘆的再建一個。”
“一千畝地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了,最好是能有三千畝地。”
“哈哈,那么厲害……”
項敏根本不信。
他不是不信慶華大學的實力,他是不信劉弘毅能代表慶華大學表態。
這位小伙子,提醒你注意自己的年齡。
眼神直接落在了齊森臉上。
齊校長,你要不要提醒一下你的這位學生?他把自己當成慶華大學的校長了啊喂……
齊森笑道:“項書記,劉弘毅同學,完全可以代表慶華大學表態。他是我們慶華大學科技發展委員會的委員,慶華科技總公司的總戰略顧問。”
此言一出,不但項敏等四大特區負責人目瞪口呆,甚至連靜江的同志,包括邊至誠,艾高峰乃至劉楚安在內,都是驚詫莫名。
慶華大學科技委委員,劉弘毅這個頭銜,艾高峰劉楚安是知道的,報紙上都登了。
但慶華科技總公司總戰略顧問,是個什么鬼?
咱怎么不知道?
齊森校長只是嘴角含笑,也不再多做解釋。
咋,我齊森說的話不好使?
需要我再給你們解釋一下?
劉弘毅謙虛地笑道:“項書記,齊校長跟您開玩笑呢,我這就是一個建議……”
項敏驚訝過后,禁不住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小劉啊,齊校長是個什么脾氣,我還是略知一二的……那你說說看,為什么慶華工業園的工廠,都要在江口依樣畫葫蘆再建一個?”
這不是浪費嗎?
“還是那句話,江口的地緣優勢。”
“我們國家太大了,南北都是上萬里,任何產品,尤其是民生產品,必須要考慮物流……就是運輸成本。同樣的一把電風扇,要從北都賣到江口,陸路運輸兩千公里,這個成本就高了。”
“電子產品,還要考慮在運輸過程中有可能造成的損耗。”
“咱們把工廠建在江口,能夠輻射南方所有省份,還能輻射維多利亞,獅城等東南亞地區。”
后世所有的大廠,都在全國各地建了生產中心,就是這個原因。
以三四十年之后的物流網,尚且如此,更不用說現在了。
這能省下一大筆錢。
項敏連連點頭:“嗯,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理由……”
其他特區領導也都若有所思。
瞧人家這問題考慮得多全面多細致?
這就叫“解放思想”吧?
“沒問題,一千畝地甚至兩千畝地,都可以批。”
就是一些荒地罷了,又不值錢。
“謝謝項書記。那我們的第二個要求,就是政策。國家給江口經濟特區的所有優惠政策,我們希望都能夠享受到。”
項書記哈哈大笑,連聲說道:“這個當然,政策肯定給你們啊。”
現在江口啥都沒有。
國家就只給了編制和政策,其他的,都得自己想辦法。
當然,資金也是給了一點的,但相對于規劃之中,偌大的江口經濟特區,這么一點錢,夠干啥的?
話說回來,國家本來也是因為沒錢,所以才要搞經濟特區,希望能夠多賺一些錢補貼國庫。
咱要是財大氣粗,還用得著你幫我去賺錢嗎?
“項書記,我說的是,關于這一點,我們請求,要以市委市政府正式會議紀要的形式,形成文字記錄,白紙黑字,確定下來。”
項敏眉頭輕輕一揚。
劉弘毅迎著他的目光,神情十分堅持。
人走茶涼,人亡政息,又不是哪一個地方的特色,哪里都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