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項敏不可能永遠是江口特區的書記,齊森也不可能永遠是慶華大學的校長。
但慶華江口工業園,卻是要長期存在的。
咱們還是有文字記錄最靠譜。
以后不管人事如何異動,江口經濟特區所有的優惠政策,慶華江口工業園,都必須享受。
這是劉弘毅為后來者爭取的福利。
“嗯,看來小劉你考慮問題很周到,好,這一點我也完全同意。”
項敏到底也是年逾五旬的高級領導干部,對體制內的運作情況,也是很清楚的,略一考慮之后,明白了劉弘毅的意圖,當即答應下來。
慶華大學要在江口搞大動作,對于剛剛成立的江口特區,是一件大喜事,太需要了。
他們提的這些要求,也很合理,并且完全在項敏的權限之內。
他都不需要再開個會來商量,直接就能答應。
“謝謝項書記!”
劉弘毅很客氣地欠身為禮。
項敏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別客氣,說吧,你還有什么要求?”
劉弘毅微笑說道:“項書記,第三點應該算是建議吧……我覺得,特區在政府功能上,可以做個新的嘗試,就是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尤其江口特區。”
“哦,服務型政府,此言何解?”
不但項敏來了興趣,其他三個經濟特區負責干部也都豎起了耳朵。
不得不說,今兒個這個匯報會,對他們真的是啟發良多。
讓他們在一片“彷徨”之中,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我們以江口特區為例來簡單分析一下啊……江口特區,目前本地居民應該很少吧?”
“很少……”
一個海邊漁村,能有多少原住民?
“所以江口特區,等于是完全的一張白紙,未來也必定是一個完全的移民城市。實話說,在目前這個年代,敢于背井離鄉,到江口來發展的,除了國家安排的那些工作人員,其余都要算是膽大,敢想敢干的。”
“這幫人除了膽子大,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腦子特別靈活。”
“我說句實在話,很可能我們政府里的一些干部,腦子都還沒他們那么靈活。對于這么一群人,沒必要去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只需要告訴他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就行了。”
“剩下的問題,他們自己會想辦法克服,想辦法解決。”
這話聽上去略微有點拗口,但大家都能明白。
應該做和不應該做,是強制是命令;可以做不可以做,是劃定范圍。
前者就是管理型政府,后者則是服務型政府。
“多給他們提供一些方便,多鼓勵,盡量少給他們加緊箍咒,他們自己就能創造奇跡。”
后世聞名遐邇的“江口速度”,就是這么來的。
不過在本時空,這個江口速度,很可能被“楚州速度”所取代。
楚州這幾年發展的步伐,遠遠快過全國大多數城市和地區,甚至也快過劉弘毅認知中的“江口速度”。
項敏連連點頭,說道:“這個建議很好,非常好,我回去之后,就開會,傳達給其他同志。”
談妥了慶華大學和江口經濟特區的合作,接下來,就是大寧,楚州和幾大經濟特區的合作了。
作為地級行政區域,大寧和楚州的體量,自然不是慶華大學能比的。
但大致思路,都差不多。
劉楚安一點都不客氣,分別在四大經濟特區討要了一大塊地皮。
楚州的工廠,比慶華工業園多得多了,完全可以在四大經濟特區都建一個工業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