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把道理和社員們講清楚之后,阻力也不是太大。”
“這三年來,全地區的絕大部分農民群眾,都解決了溫飽問題。只要家里有勞動力的,糧食自給已經不成問題,不少人通過養豬養雞,農閑時候搞副業,多少有了些積蓄,就想著建新房子。”
“大家一路過來,看到的所有集鎮都比較熱鬧,就是這個原因。”
“手里有了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建房子。尤其是在集鎮附近建房子,鋪面可以出租,這可都是錢啊。”
劉弘毅說的這番話,極有說服力。
辛元嘉等人現在確信,楚州地區的變化,是全面的,而不僅僅只發生在城區,也不僅僅只是多建了許多工廠而已。
雖然他們一路過來,哪怕在鄉間集鎮附近,也能見到一些簡易工廠。
但臥虎崗如此偏遠的小集鎮,也有這么明顯的變化,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楚州地區的農業方面,也必定有長足的發展。
臥虎崗再往上五里地,就是古原公社。
牛角石大隊,在古原公社附近,還要過去兩里地左右,已經靠近深山老林了。
古原公社也和臥虎崗一樣,多了許多的新房子,市面上也熱鬧得多。
回到熟悉的古原公社,徐文心眼里流露出懷念的神情。
她是那種非常善良而且開朗的女孩子,盡管插隊兩年,在牛角石大隊的生活也是異常艱苦,但此刻卻并沒有“記恨”,反倒多了幾分懷念。
牛角石大隊的生活確實艱苦,但社員群眾也很淳樸,對他們這些插隊知青,多多少少還算是照顧的,也沒有發生過什么欺負知青的事情。
“咦,那里是……”
在古原公社,徐文心見到了一座全新的建筑物。
和普通的民居不同,那座建筑物要大得多,一看就是個單位。
劉弘毅笑著說道:“那里是古原中心學校。新建的。”
“全部由地區統一撥款。”
“你是說,全地區每一個公社,都新建了一座中心學校?”
徐文心非常聰明,馬上就問道。
因為古原公社已經是整個楚新縣最偏遠的公社,如果古原公社都新建了一座中心學校,那其他地方,肯定也建了。
“原則上是這樣,但還有一些的中心學校,正在建。”
“地區已經發了文件,在三年之內,全地區每個公社,都要建一座全新的中心學校。小學初中一起。但建學校的順序,并不是由及遠,而是由遠及近。”
“哦,為什么這樣呢?”
“因為越是偏遠的地區,學校越破舊,越需要建新學校。離城區比較近的公社和區鎮,條件稍微好一點,以前建的學校勉強還能用。”
“所以呢,定下來的策略,就是由遠及近。”
“先在最偏遠的地方開始建,逐漸的向城區靠近。”
“這筆錢,全部由地區財政統一支出。”
“雖然也有人提出過反對意見,說是現在財力還不充足,要把這些錢用來建更多的工廠,辦更多的企業。但是我認為,別的事都可以等,唯獨教育不能等。”
“工廠可以再想其他辦法。”
“教育決不能耽擱。”
“教育耽擱幾年,就要耽擱整整一代人!”
徐文心興致大發,決定在牛角石大隊知青點住一個晚上。
實話說,她這個想法很讓人傷腦筋。
原因很簡單,牛角石大隊已經沒有知青點了。
去年十月份,國家知青辦發出文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正式廢止。所有還在插隊地點插隊的知識青年,允許逐年返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