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元嘉哈哈大笑:“這人不能表揚,你一表揚他,他馬上就能給你整出新詞兒來……”
劉弘毅笑道:“其實市場營銷,是一門十分博大精深的學問,值得好好研究。我打算啊,到時候請全國著名大學的經濟學專家和市場研究專家,不定期的到楚州來講課。”
“不管什么樣的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的。”
“在這個方面,不能省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嘛。”
“下定決心培養人才,終究有一天,會有非常豐厚的回報。”
辛元嘉不斷點頭,感慨地說道:“你說得對,你這個前瞻性眼光,太厲害了,難怪楚州的發展會這么快。”
從楚新縣城到古原公社有四十里地。
古原公社算得上是楚新縣最偏遠的公社,也是地勢最高的公社。
吉普車一路都在爬山,在某些地段,大伙兒能夠感覺到明顯的耳鳴壓力。
“呀,連臥虎崗這里,都變得這么繁華熱鬧了?”
徐文心驚訝地說道。
臥虎崗其實已經屬于古原公社的轄區,是一塊較大的山間平地,有幾十戶人家聚居。因為位于三岔路口,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鎮。
徐文心他們以前也來過這里。
不過只有趕集的時候,臥虎崗才會比較熱鬧,平常時候,也就是個普通的小山村,有幾家鋪子而已。
而現在,明顯不是趕集的時候。
因為臥虎崗的熱鬧程度,還達不到趕集的水準。
但集鎮上的商鋪明顯增多,已經隱約有了一條街道的氣息。圍繞著三岔路口的旁邊,建起來不少的新房子。
劉弘毅笑著說道:“現在啊,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就數建筑材料和建筑機械最火爆了。”
“不過在磚廠這個方面,地區抓得比較嚴,不允許私自燒磚,磚廠統一由政府來建,而且必須要上規模。小磚窯不行,一是太浪費,二是濃煙滾滾的,污染環境。”
好吧,這個話,目前整個全國,都只有劉弘毅一個人能夠說出來。
當初,他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才說服艾高峰和劉楚安,嚴禁私人小磚窯。
不過他找的理由不是環境污染,而是“太浪費”。
私人小磚窯技術差,燒磚要多浪費很多煤炭,要是沒燒好的話,一窯磚都報廢,那就浪費更大了,極有可能讓一個搞小磚窯的普通農戶瞬間負債累累。
這樣的說辭,倒是比較容易被艾高峰和劉楚安接受。
所以,政府統一燒磚,建大磚廠,降低能耗,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才在楚州地區得以推行。
“這,這行得通嗎?”
“群眾會不會有意見啊?”
辛元嘉問道。
很“識趣”地沒有提到“污染環境”的話題。
實在是這個話題他也不是很懂得,那還是藏拙吧。免得惹人笑話。
劉弘毅說道:“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有意見的,但政府有文件強制要求,就算有意見也只能忍耐。而且不管是什么樣的產業,規模化肯定是能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燒磚也是一樣。”
“大磚廠燒出來的磚,質量好,價格還便宜,對于大多數要建房子的社員而言,還是買大磚廠的磚更劃算一些。”
“畢竟在農村,懂得燒磚燒瓦技術的還是極少數。”
“自己燒磚,也得請師傅。”
“唯一節省的地方,大約就是人工了,自己可以下力氣制作磚坯。但自己燒磚是有風險的,一旦燒壞了,那個損失就太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