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別的地方一樣可以搞。等大家都搞起來,那個競爭就很厲害了,我們也不能保證,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就一定能夠永遠受到大家的歡迎,就能永遠賣得出去!”
“到時候,一旦產品滯銷,工廠虧損,搞不下去了,那么多的工人,怎么辦?”
“我們怎么安排這些干部職工?”
“還有那么多從各個鄉村跑到城里來做工的,做小生意的,他們又怎么辦?”
“再讓他們回到農村去,他們愿意嗎?”
“他們要是不愿意,全部都留在城里,那社會治安就會立即惡化……”
“至誠書記,我們現在已經是趕鴨子上架,只能進不能退了!”
劉楚安一口氣說道,語氣也比較強硬。
電話那邊,沉默了片刻。
邊至誠的執政風格雖然一貫都是追求穩健,但他也不是不講道理。他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對下邊的干部比較寬厚,只要有可能,都是力保的。
這也是他在全省威望較高的主要原因。
“楚安啊,我也知道,你的出發點是好的……楚州在你和高峰同志的帶領下,這幾年確實干出了名堂,全國有名,連四大經濟特區都要向你們取經……可是有個時候啊,步子不能邁得太大啊……”
稍頃,邊至誠嘆息著說道。
看得出來,省委第一書記也非常的糾結。
楚州現在已經是“明星地區”,名聲在外,邊至誠也是與有榮焉。上次在北都的匯報會,他邊至誠那也是老有面子。
“你看,高峰同志在大寧這邊,就走了另外一條路子。他也搞工廠,但他還搞批發市場。這個路子,我覺得就很好。大寧是省會嘛,就要發展成全省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劉楚安說道:“至誠書記,你也說了,大寧是省會啊,我們楚州不是省會,我們要是也搞批發中心,就跟大寧重復了……我們還是要走大生產的路子……想要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想要生產的產品永遠受群眾的歡迎,那就只能在技術上下功夫。”
“對于科學家,科學技術,我們不獎勵,那誰愿意耗時費力的搞研究呢?”
邊至誠又沉默了一下,說道:“這樣吧,你們那個文件,別急著發,先給我看一下。我再給陳可平同志,還有其他領導同志匯報一下,看看他們到底是個什么意見再說吧。”
實話說,邊至誠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難得了,“寬厚之人”名副其實。
根子上還是想要保護好劉楚安。
“好的,至誠書記……”
掛斷省委第一書記的電話之后,劉楚安吩咐辦公室的同志,馬上整理好初稿,包括下邊各個縣討論反饋的一些意見,通通整理出來,馬上送到省里去,請邊至誠過目。
然后點起一支煙,身子微微往后一靠,陷入沉思之中。
這個獎勵辦法出臺之后,一定會引起熱議,這一點,他是有預料的。
劉弘毅也提醒過他。
但是他沒想到,“后果”如此嚴重,都還只是初稿,還沒有正式發布實施,竟然連陳可平同志都驚動了,親自打電話來過問,并且語氣還如此嚴厲!
看來這個思想解放,任重而道遠啊。
遠遠不是發一個號召,發一個文件,就能水到渠成地轉變過來的。
但劉楚安更加清楚,劉弘毅這個建議,是對的,楚州想要長久興盛下去,大力鼓勵科學研究,大力鼓勵科技創新,勢在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