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毅頓時肅然起敬。
方自牧雖然年過六旬,但這種緊迫感和使命感,卻極其寶貴。
“請書記放心,既然書記和市委信任我,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到我手里,那我一定竭盡全力,把這個工作做好。”
“嗯,好好,我就知道,你是不會讓我失望的。”
方自牧欣慰地連連點頭。
當即就打電話將市委辦公室主任和政研室主任吳賀陽請了過來,當面交代了這個全市調研的工作,明確要求辦公室和政研室無條件配合劉弘毅,一切服從劉弘毅的安排。
必須把調研工作做好,同時拿出一個高水平的全市發展報告。
全市調研工作,不能馬上展開。
劉弘毅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先落實。
其中重點就是希望工程和電解鋁工程。這兩樣工程,都得去北都批。
希望工程,劉弘毅在省內還先和共青團鎮南省委打了一場“官司”,嚴格說起來,是打了兩場官司。
第一場“官司”,是團省委負責人廖正東對希望工程提出了質疑。
哪怕劉弘毅的報告上,有了方自牧的明確批示,廖正東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廖正東不是鎮南本省籍干部,他是從團中央派下來的,以前在西北某省工作,四十歲左右,思想方面,相對比較保守。
對劉弘毅這種公然向外國人“討錢”的做法,表示不認同。
劉弘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說服他,最后只能把“官司”打到邰正陽面前。方自牧雖然是省委書記處書記,但不分管共青團工作。廖正東的意思很明白,我不贊成這個方案,你一定要搞的話,那除非省委一把手批準。
廖正東明知道劉弘毅是邰正陽最看重的學生,卻堅持要面見邰正陽,也是有原因的。
他認定這個方案報上去之后,上邊也一定會有人不同意。
到時候,這個板子,就極有可能打在他廖正東的身上。
不過廖正東也知道,在鎮南,但凡是劉弘毅想干的事情,只要邰正陽還在省委第一書記任上,就沒有干不成的。
劉弘毅固然講規矩,但絕不迂腐。
絕不會放著邰正陽在位而不去“利用”這個“殺手锏”。
邰正陽為什么主動給大領導匯報,要求在鎮南再工作一段時間?
就是為了給劉弘毅保駕護航。
在他本人而言,年過七旬,告老還鄉,回東北老家去安度晚年不香嗎?
他又不像某些人,他當這個省委一把手,毫無私心,沒有利用職權照顧過任何親戚朋友,多干一年,就是多辛苦一年。
根本沒有念棧不去的理由。
劉弘毅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搞起一個真正的樣板縣,邰正陽和方自牧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明知道攔不住劉弘毅的情況下,廖正東不想擔這個責任。
還有比讓省委第一書記“擔責”更好的選擇嗎?
只要邰正陽在這個報告上簽署了意見,那此事的責任,就無論如何都打不到他廖正東的屁股上。
邰正陽聽了兩人的匯報,又仔細看了劉弘毅送呈的方案,目光久久在那張“大眼睛”照片上停留好幾秒鐘,便輕輕吐出胸中的一口濁氣,毫不猶豫拿起鋼筆,在報告上寫下了批示意見。
這個批示意見寫了有多長呢?
八百多字!
報告上預留的空白之處,根本不夠寫,邰正陽隨手在辦公桌上拿過一刀公文紙,繼續寫自己的意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