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讓獨立師的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是!老總我這就去組織聯絡在東山地區的地下聯絡站。”
葉參謀說完,便急匆匆地離開了作戰室,夜色中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走廊的盡頭。
作戰室內,老總與左參的目光交匯,滿是堅毅。
此時,作戰室的電話鈴聲突兀地響起,打破了室內的沉靜。左參迅速接起,聽筒里傳來低沉而急促的聲音,似乎帶來了前線的最新情報。
他眉頭緊鎖,邊聽邊點頭,掛斷電話后,向老總匯報道:“日軍駐扎在東山地區的部隊發生大規模的調動,我軍各部隊詢問總部是否有大動作。”
突如其來的情報,好似更加印證了老總的猜想,在一切水落石出前,任何答案都有可能。
......
浦東,公共租界之中。
這兩天百姓們三兩成群,討論的除了家長里短,誰誰又被鬼子特務抓走。
但當一個人把獨立師和日軍談判一事提起,人群立馬圍了過來。
“你是說獨立師和向鬼子投降了?”
“什么?鬼子把獨立師打投降了?”
......
輿論就像一場病毒,越傳越離譜,傳出去一百多個版本,眾說紛紜。
浦東,公共租界的一條狹窄巷弄里,夕陽的余暉勉強穿透密集的屋檐,斑駁地照在泥濘的路上。
一群衣衫襤褸的孩子圍坐在墻角,眼睛瞪得圓圓的,聽著一位老者繪聲繪色地講述獨立師的故事。
每當老者提及“談判”,孩子們的臉上便寫滿了疑惑與不安。
這時,一陣風吹過,帶來遠處報童的叫賣聲:“號外!號外!獨立師最新消息!”
人群瞬間沸騰,紛紛涌向報童,爭搶著那份承載著無數猜測與希望的報紙,仿佛那薄薄的紙張能揭開所有的謎團。
標題上寫著的幾個大字被老人念了出來:獨立師與日軍達成書面協議,同意讓出東山省。
標題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人群中的喧囂戛然而止,轉而是一片震驚的低語。
孩子們眼中的疑惑轉瞬化為了驚恐,他們緊緊拽住衣角,相互依偎。
老人們的手微微顫抖,報紙在他們手中仿佛重若千斤。
夕陽的余暉下,一位母親緊鎖眉頭,懷中的嬰兒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氣中的緊張,不安地扭動著身體。
報童被人群簇擁著,手中的報紙一張張減少,每張傳遞出去時都帶著沉甸甸的情緒。
人們臉上的表情復雜多變,有憤怒,有失望,更多的是對未知未來的深深憂慮。
連獨立師都被鬼子打敗了,還有獲勝的希望嗎?
失望的情緒仿佛會傳染一般,讓那些原本抱有一絲期待的國人,徹底陷入深深的懷疑當中。
浦東最大的報社,一名女記者盯著手里的報紙愣在原地。
從專業的角度出發,這篇報道寫的十分的簡略,仿佛有意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