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丁原再三推辭不過,只能捏著鼻子應下了這個條件,允許蘇曜明日去大營中交換兵將。
倒是那王晨和郭淮最后各帶了三百人留了下來。
那倆人完全就是一副早就習慣了的態度啊。
那些太原來的老兵們紛紛是奔走相告,激動的熱淚滿眶。
而步卒除了新加入的王晨和郭淮六百還有最初王家給的二百,共計八百步卒。
“快,快來人請關內侯入座!”
于夫羅和休屠王那里借來的胡騎在分到了滿意的繳獲后欣然離開回家。
“蘇屯長來了!”
“且這一千多匹戰馬,想來就可值那三百兵士。”
各人心思且不再說,至此,蘇曜黑山一戰的目的便算全部達到。
太原那些世家那六千余動員兵最后也沒來得及在戰場上發揮作用,而是在幫助他們完成護送和山道內的搬運等工作后依次有序欣然撤離。
于是,在最后整編后,兵力統計如下:
金方嚴帶的胡騎義從三百余,匈奴云公主的親衛隊兩百騎,加上張遼成廉等人領的百余并州騎士,僅騎卒就有六百余了。
怎么能這樣呢?
在縣城內慶功的晚宴上。
楊奉對著徐晃悄悄感慨一聲。
不過對于這些人的安置,蘇曜卻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不過那陽光下迎風招展的蘇字大旗讓他們并沒有高呼敵襲。
激動人心的論功行賞活動一直到日過當午才算結束,有功將士們被請入郡府休息。
突然間,隨著侯成這一聲驚呼,營地內突然出現了小規模的炸營。
第二天一早,公雞剛剛開始打鳴,蘇曜就拿著丁原的手令直奔駐在城外駐軍的大營。
只見百余騎正沖著他們營盤疾馳而來。
然而誰知現在他們吃了一半,人卻自己闖進來了。
這一共近一千五的部隊就是靠蘇曜個人財政養活的家兵。
也正是如此,那趙四郎繼承了五六千的降兵在石匣寨。
不過,僅憑如此以丁原性格是決計不會同意的。
丁原自覺他真是倒了個血霉,不管自己怎么暗示喝酒,或者明示稍后再議等等。
“你要用那一千兩百胡騎換我兩百騎?”
但是最終,丁原還是同意了蘇曜的要求。
蘇曜成功的又在這并州東部的大山中,為自己放下了另一個忠誠的附庸,與并州西部草原的匈奴人遙相呼應。
總算付出三百兵,換來一千二,按一漢頂三胡算,他也是血賺不虧。
而且還這么多人看著。
頭大的丁原撇了眼那一邊低頭默默喝酒的王柔,又看了眼那個仰著脖子看天的袁紹,頗感無奈。
“丁使君日前損失不小,這些胡騎正好可以補充損失。”
順著侯成的目光,宋憲放眼望去,也是神情一凝。
之前他們百般相邀,這位新晉的侯君就是不予回復。
蘇曜點頭落座,然而還不待眾人與他寒暄兩句,他便找準目標,對著那刺史丁原發動了舌戰。
而最后需要解散的也就是最初那一千二百派陳質帶領的各雜胡聯合護送隊伍。
這兩句話倒是戳中了丁原痛點。
見丁原無語,蘇曜繼續講道:
之前對白波軍的冒進讓他損失不小,這一千二有現成戰馬的胡騎可以很快形成戰斗力。
那位曾經帶著他們百戰百勝,實現了奇跡般戰果的蘇屯長。
在平定匈奴之亂后
“呦,諸位,我回來啦!”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