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兵不過數百,如何敢于出擊解圍?”
“您這兵微將寡的,撒在那烏桓大軍的鐵蹄中,怕是頃刻間便被淹沒了呀!”
公孫紀,這位代表劉虞出使烏桓被扣,剛剛被放回的使節現在是頭皮發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剛剛聽到的話。
眼前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度遼將軍是怎么個情況?
自己明明已經告訴了他們情況。
連自家那赫赫有名的同族帶著兩千騎出去都被打的損兵折將,被困在那管子城。
他這剛剛過來還沒怎地,就一拍腦門想著帶兵出去解圍?
莫非這小年輕不識數,還是聽岔了我的話。
人那是三萬余,不是三千,更不是三百!
就您這兵微將寡的是去解圍啊,還是去送命啊?
朝廷這是發的什么昏,哪里找來了這么個不知死活的小年輕當度遼將軍啊。
然而,心中不滿歸不滿。
這度遼將軍腰帶上掛的居然是那金印紫綬,這著實是晃得公孫紀是不敢大放厥詞。
公孫紀著急,那旁邊陪同在盧龍塞上的公孫瓚堂弟——公孫越更是急的如熱過上的螞蟻,緊張道:
“眼下將軍還是先屯駐這里,守好盧龍塞,待使者回報劉使君,請他派人來說和吧!”
“是啊是啊。”
盧龍塞統領田楷也趕忙應和道。
只見他是眉頭緊鎖,一臉凝重的勸說:
“將軍,紀從事所言非虛,烏桓大軍三萬余騎,實力懸殊,您若貿然出擊,恐怕難以全身而退。”
“聽說將軍你至今已是有百戰百勝之威名,更該小心謹慎,若是折損于此,破了聲威,豈不是得不償失?”
蘇曜聽著田楷等人的擔憂,刮了刮了臉頰,對自己在這幽州新地圖的威望多少有了點認識。
這些人,怕是還不如那些烏桓人對自己的認識深刻。
還說什么兵微將寡?
蘇曜看了眼身側的將士們。
只見成廉,呂布和張飛等人摩拳擦掌,劉備和關羽也是一臉期待。
那趙云,典韋和牽招田疇等人則是握緊拳頭,頗為緊張。
緊接著,蘇曜轉回目光,掃過田楷,公孫紀和公孫越等人,堅定道:
“諸位的擔憂實屬多慮,我等精兵強將,區區烏桓雜魚,不過手下敗將爾”
“如今公孫瓚都尉被困,我身為度遼將軍守土有責,豈能坐視不理袖手旁觀?”
“蘇將軍。”
公孫越見蘇曜態度堅定,急忙拱手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咱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烏桓人到底人多勢眾,且狡猾兇殘,若是您一戰未成,激怒了他們,強攻管子城,則家兄小命休矣是小,到時候烏桓人攜大勝之威,再破盧龍塞,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關內那就又是戰火連綿啊!”
公孫越說的是情深意切,倒不是表演,而是切膚之痛啊。
作為家就在盧龍塞后令支縣的公孫家,在這次叛亂中雖然依靠莊園鄔堡,聚族自保。
但是,依舊還是免不了那戰亂中的死傷。
一時間只見群情洶洶。
對于蘇曜出塞迎戰之事,盧龍塞內不管是劉虞的人還是公孫瓚的人,全部都發出了陣陣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