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伊闕關。
“什么?烏程侯占了南陽?!”
袁譚與逢紀等人面面相覷。
在座的所有人都沒想到,那個長沙太守,烏程侯孫堅竟然如此大膽,而且背后似乎還有袁術的影子。
“你說這是后將軍的意思,你可能確定?”逢紀急忙問斥候。
斥候連忙點頭:
“小的可以確定,那文書上確實有后將軍的大印,而且孫堅麾下的將士也親口承認,是奉了后將軍之命行事。”
逢紀聞言,眉頭緊鎖,與袁譚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憂慮。
尤其是袁譚,他現在心中那個悔啊。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在袁紹和蘇曜西征走后,留在洛陽與各位諸侯寒暄了兩天,自己的叔叔竟然就在背后給他下陰招,黑了自家的領地。
他們雖然知道,袁術與袁紹之間近來的關系絕不算融洽,但是,袁術現在這般行為,已經不是簡單的扯扯后腿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反目啊!
當即,袁譚等人便緊急磋商對策,一邊快報袁紹和蘇曜的西征軍,一邊又給袁術去信質問他為何要如此行事,以期待事情能夠和平解決。
信中,袁譚言辭懇切,禮儀周全,既表達了對袁術擅取南陽的不滿,又多加解釋,給其臺階,望其認清事情原委,一切都是誤會一場,希望這個叔叔能夠顧全大局,避免家族內部的紛爭。
然而,袁術收到信后卻是哈哈一笑:
“豎子也配對我說教?”
袁術不屑地將信扔在一旁,臉上滿是不屑與輕蔑。
坦率說,誤會確實有。
由于信息傳遞的緣故,袁術給孫堅下令奪取的南陽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蘇曜把南陽送給了袁紹。
一直到前兩日,孫堅把南陽關防移交給他時,袁術才從南陽郡吏那里知道了原委。
那南陽郡民群情激奮,一致要求袁術嚴懲孫堅。
當時袁術確實是有些意外,但是,他也沒當回事。
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嘛。
他袁公路乃是袁家嫡子,正統繼承人,南陽城由他來管,自然比讓他庶子袁紹來治理要好的多。
況且
“袁本初軟弱無能,只知依附蘇曜,根本不配代表我袁家事業。”
當即,袁術便讓主簿閻象提筆回信。
信中,袁術更是直言不諱地表示,蘇曜盧植乃是與董卓一樣的亂臣賊子。
此二人在洛陽城發下的命令,乃是標準的亂命,如他袁公路這般忠誠良將自然不會認可。
這南陽乃天下要地,他取南陽乃是為了社稷安危與袁家的未來著想,就是袁本初親自來他也不會相讓的。
不過嘛,他身為袁家家長,侄兒相求他自也不會過于為難。
南陽城(宛城)雖然不會給他們,但是只要袁譚愿意老實交出兵馬來,袁術也樂的當個好叔叔,讓他們去武當駐兵安家。
“這,這武當又是哪里?”
袁譚看著回信兩眼發直,問逢紀。
那邊逢紀則直翻白眼,說道:
“南陽武當縣,取武當山以為縣名,治延岑城,與漢中接壤。”
“漢,漢中?!”
“那不是南陽最西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