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彧的耐心解答下,學子們對科舉考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個能夠讓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
尤其是當得知本屆恩科,將共取士錄官近千人的名額后,所有人都沸騰了。
在這其中,有部分之前早已被錦衣衛發展的線人們此刻是第一時間站出身來,振臂高呼:
“大將軍真是英明神武,此舉必將造福天下學子!”
“科舉考試,不問出身,唯才是舉,倘若這真能做到,那這就是天下第一善政啊!”
“我們現在聚在這里鬧事,反對這等善政,豈不是倔咱們自己的根基嗎?!”
在他們的帶動下,一時間,可謂是應者如云。
如此切身利益前,大量腦子清醒的寒門學子們馬上就搞明白了利害關系,知道自己是受人利用。
而人群中那些大世家出身的學子們,則是看的目瞪口呆,有人直呼這是禮崩樂壞。
不過,他們的聲音在人潮中是那么的渺小。
很快,在荀彧等人的諄諄善誘下,聚集在宮門外的上萬抗議學子們便紛紛散去。
人群仿佛潮水一般,他們洶洶而來,又滾滾而去。
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這皇城宮門,而是一窩蜂的涌向了太學。
據荀彧所說,關于本次科舉考試的具體事宜,已經印發給太學屬官,將由他們進行詳細講解。
這一下,人群們哪里還能站的住。
結果,這一走,一下子就把之前挑事的那些人給晾在了原地。
他們有的人灰溜溜的逃走,跟著人潮一起涌向太學,緊張的觀望最新的局勢。
也有的人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大呼小叫讓同學們不要相信那逆賊蘇曜的花言巧語。
然而,這一次,對于他們這些退潮后裸泳的“勇士”,蘇曜沒有任何姑息。
幾乎是突然之間,街道上便是馬蹄聲起,一隊隊身著紅衣的緹騎一涌而出,直奔這些反對者而來。
這一下可把他們嚇傻了。
“你們是什么人?!”
“不要,離我遠一點,我乃太學學子,爾等不能擅自抓人!”
那些被包圍的反對者們,頓時嚇得臉色蒼白,驚恐萬分。
然而,為首的王凌只是舉起牌子,冷哼一聲:
“錦衣衛辦案!”
“爾等涉嫌煽動,顛覆政權,危害國家安全,隨我回衙門走一趟吧。”
王凌一聲令下,錦衣衛的緹騎們便動作利落地將那些反對者們一舉成擒,統統押入大牢之中。
那些被擒的反對者們,有的還在拼命掙扎,大呼冤枉;有的則已面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
周圍有那不及撤離的圍觀學子們,見此情景,無不心驚膽戰,同時也對蘇曜的雷厲風行感到敬畏。
他們心中明白,這位大將軍為了推行官制改革和科舉制度,不惜如此在京師之中動兵捕人,足見其決心之大,手段之果斷。
而那些原本還在猶豫觀望的世家子弟,此刻也徹底打消了心中的僥幸,不敢再輕易妄動,紛紛一擁而散,逃回家中和太學,不敢再摻和這些是非。
正所謂雨露之后見雷霆,隨著王凌所轄錦衣衛的首次出擊,蘇曜的反擊也就此正式打響。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