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們面面相覷,無人敢言。
蘇曜繼續道:“我知道,你們之中有很多人對我改革官制、軍制還有設立科舉考試的政策很是不滿。”
“但是諸位公卿可曾想過,這些改革都是為了大漢的復興和百姓的福祉。”
“如今天下大亂,各地諸侯割據一方,百姓苦不堪言,若不進行改革,我大漢如何能夠復興?百姓如何能夠安居樂業?”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希望諸位公卿能夠摒棄前嫌,共同為大漢的復興而努力。”
“當然了,諸位也可以不合作。”
蘇曜話鋒一轉,冷哼道:
“但是朝廷既定的政策是不可能更改的,諸位若是覺得接受不了,那大可就此掛印歸去。”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蘇曜的話說的是斬釘截鐵,如同一記重錘,敲打在每一位公卿大臣的心頭。
他們本以為自己糾集百官請愿抗議,可以法不責眾,解救種拂。
然而,卻沒想到蘇曜竟然如此決絕。
直接說什么不愿意合作的就自己走人,擺明了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這番表態聽得太尉趙謙更是臉色鐵青,緊咬著牙關,他沒想到,蘇曜竟然真的拿出了確鑿的證據,讓他無法再為種拂辯解。
司徒楊彪和衛尉張溫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一臉愕然。
他們深知,如今蘇曜權勢滔天,又有公主的支持,自己等人若是繼續與他作對,恐怕難有好下場。
一味僵持在這里,結果恐怕只會讓自己權勢盡失。
就這時,尚書令王允率先站了出來,面色尷尬的打起圓場:
“大將軍所言極是,我等自當摒棄前嫌,共同為大漢復興而共同努力。”
王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說道:
“只是種司空之事,畢竟關乎朝廷體面,還望大將軍能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王允話音一落,楊彪、黃琬等人紛紛站出來求情。
蘇曜微微瞇起眼睛,看著朝堂上眾臣的反應,心中暗自冷笑。
他當然知道,這些公卿大臣們并非真心愿意支持他的改革,他們只是在權衡利弊后,選擇了暫時妥協。
但即便如此,蘇曜也并不在意。
他要的,只是這些人在表面上配合他的政策,不要在他推行改革的時候跳出來搗亂。
至于他們的真心,蘇曜并不在乎。
“網開一面?”蘇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刀,掃視著眾臣,“王尚書,你覺得,種拂所犯之罪,應該如何處置?”
王允聞言,心中一凜,額頭不禁滲出了冷汗。
他深知種拂所犯之罪非同小可,朝臣私下聯絡諸侯謀反以及煽動民變都是死罪,按照大漢律法,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而且王允也知道,蘇曜如今權勢滔天,他若執意要殺種拂,誰也攔不住。
然而,王允身為尚書令,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堂堂三公就這樣被處死:
“大將軍,周禮云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種司空雖有其罪,但念其昔日反董有功,又身為三公,且年事已高,某以為將其罷官免職、貶為庶民即可。”
王允的話得到了眾臣百官的一致贊同。
他們之所以群情洶涌的抗議蘇曜的抓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兔死狐悲。
他們想要爭取的是刑不上大夫的特權。
然而,蘇曜又豈會如他們所愿?
“王尚書此言差矣。”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乃是商周舊事,今日如何能夠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