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剛剛場面僵在那里,所有人都是騎虎難下。
倘若他們退讓,那么他們為官的尊嚴就將蕩然無存,很少還有人會有顏面接下來繼續賴在這里當官,只能辭官歸去以保清名。
那時,朝廷必將迎來一個比董卓當政時更嚴峻的辭官潮。
故百官們不會退,也不能退。
而讓蘇曜退讓妥協,那也是絕不可能的。
司空種拂罪證確鑿,乃是對抗自己的反對派頭頭。
倘若他輕饒此人,那自己廢三公、推科舉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都將威信掃地,難以服眾。
如今公主出面調和,正好給了眾人一個臺階。
蘇曜在停頓片刻后,當即提出:
“公主乃監國,如此大禮于臣,意見我自是當聽。”
“然而,種拂之罪,實難寬恕。”
蘇曜話鋒一轉,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不過念其昔日反董有功,又兼公主殿下出面求情,我蘇曜便破例一次,對其從輕發落。”
眾臣聞言,皆是精神一振,緊張地等待著蘇曜的決定。
蘇曜目光如炬,掃視著朝堂上的眾人,沉聲道:
“種拂身為三公,卻勾結諸侯謀反且煽動民變,其罪之大,乃是族滅之重罪。”
“今其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故我決定剝奪種拂及其族中子弟的所有官職和爵位,抄沒其家產,舉族流放遼東邊疆,永世不得回返關內。”
“遼東邊疆?!”
蘇曜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議論聲。
眾臣們面面相覷,眼中既有驚訝也有釋然。
他們沒想到,蘇曜竟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種拂身為三公,位高權重,雖然犯了重罪,但按照常理,即便是死罪,也往往會給予一定的寬大處理,尤其是像抄家滅族這樣的重罰,更是鮮少施加于三公這樣的高官身上。
然而,蘇曜卻選擇了剝奪種拂及其族人的官職和爵位,抄沒家產,并將其舉族流放遼東邊疆,這樣的處罰既嚴厲又帶有極大的羞辱性。
這樣的結果,對于種拂來說,無疑是一種生不如死的折磨。
流放遼東,那片蠻荒之地,氣候惡劣,環境艱苦。
甚至都不需要蘇曜遼東那邊的心腹主官使什么壞心思來半路加害,就這個路程和環境對于已經年邁的種拂來說,就等于是宣判了他的死刑。
而抄沒家產,舉族流放,更是讓他種家從此一蹶不振,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眾臣們心中暗自唏噓,同時也對蘇曜的決絕和狠辣感到了一絲畏懼。
他們深知,這位大將軍雖然年輕,但手段卻異常果斷,行事雷厲風行,絕不容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
“大將軍英明!”
“公主殿下仁慈!”
很快的,不知是誰喊了第一句話,緊接著,朝堂上便響起了一片附和之聲,眾臣們紛紛向蘇曜和萬年公主表示贊賞和感激。
他們知道,蘇曜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自己等人若是再不知進退,那就真的成了無理取鬧了。
太尉趙謙和司徒楊彪等人對視一眼,則是不由搖頭嘆了口氣。
然而,這也是他們能爭取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