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萬年公主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正在她想要宣布退朝,然后跟蘇曜說點心里話的時候,一向躲朝會如猛虎的蘇曜卻好似沒完似的,繼續說道:
“種拂之事已了,但本將軍還有一事需要宣布。”
蘇曜的話讓眾臣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他再說出什么勁爆之言,紛紛緊張看向蘇曜。
“新政改革乃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為了大漢的復興,為了百姓的福祉,本將軍絕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反對而放棄改革。”
“今日,我再次重申,廢三公九卿制,改設三省六部;設科舉考試,選拔天下英才,這些政策,將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任何敢于阻礙改革之人,都將受到嚴懲!”
在蘇曜的宣言之后,他很快就借著種拂謀反之事,宣布廢司空,改御史大夫,重組御史臺,以整肅之前與司空種拂同氣連枝,對他掀起反對聲浪的御史們。
其中,尚書令王允在一番熱議中被選為新任御史大夫,而他的尚書令職位,則由討董論功后榮升太傅的盧植重新接過。
與此同時,還有一件大事。
那就是公主登基的大典,時間終于也確定了下來。
蘇曜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眾臣,語氣堅定而有力:
“公主登基大典,將定于十日后舉行。”
“屆時,天下臣民將共襄盛舉,見證我大漢的新篇章。”
190年,京師皇城,春暖花開。
“我,我要當皇帝了?”
“這真的可以嗎?”
御花園內,萬年公主左右踱步難掩心中的不安。
此時,距離公主登基大典還有三日即將舉辦。
然而,隨著日期的臨近,萬年公主心中的不安也與日俱增。
即便身邊劉協和董勇等人天天鼓勵,但萬年公主依然難以抑制內心的忐忑。
置身于鮮花盛開的花園內,萬年公主試圖從這繽紛的美景中尋找一絲心靈的安慰,但她心中的焦慮卻如同野草般瘋長,久久難以平息。
“公主殿下,您無需過于擔心。”
董勇走上前來,輕聲安慰道:
“如今反對派偃旗息鼓,又有大將軍蘇曜坐鎮京師,您只需安心準備登基大典即可。”
董勇之后,劉協也站出來寬慰:
“當皇帝并不難。”
“您只需在大典上保持威嚴,展現出皇家的風范,其他的都有蘇曜和朝臣們為您操辦。”
萬年公主聞言,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但眼中的憂慮卻并未消散。
如果只是當一個聽政的花瓶,其實萬年她并不會擔心。
但是要命的是,顯然自己的目標并不只限于此。
這才是她真正擔心的事情。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萬年公主神情恍惚間,身后突然傳來一聲清冷又熟悉的聲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