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群臣激辯國策,蘇曜力推均田,忠誠終獲回報(合5k4)
傍晚,安邑城。
與城中喧囂歡呼的場面相反,郡守府中一片沉寂。
在聽到蘇曜說均田一詞之后,眾人臉上皆露出震驚惶恐之色。
井田和屯田,身為飽讀經文的士人,他們都很清楚。
而這均田則是聞所未聞,顧名思義
“難道大將軍是想要平分天下土地嗎”
司馬朗驚呼一聲。
這屯田在他看來都是有失偏頗的行為,如今再聽聞“均田”一說,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出的便是將天下土地不分貴賤、不論貧富,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他的心臟便不受控制地劇烈跳動起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惶然在心底蔓延。
“萬萬不可啊大將軍!”
司馬朗聲音發顫,忙不迭說:
“朗以為天下土崩之勢,由秦滅五等爵之制,而郡國無蒐狩習戰之備故也。”
“今雖五等未可復行,但大將軍廣置衛所,屯兵地方,也不失為好事一件。”
“但均田之說,卻亙古未聞!”
說話間,司馬朗面色激動,手舞足蹈說:
“古圣之道,乃井田之制,昔周公制禮樂,依循井田,天下大治,成周八百年盛世,此乃萬世楷模也。”
“想那時是鄰里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互,疾病相扶持,百姓安居樂業,風俗淳樸。”
“而經秦漢之后,土地在民間世代相傳,為累世之業,難中奪之,是以至今井田不復之有,方才有今亂世不治之厄。”
“如今大將軍赫赫武功,破賊寇,除奸妄,收官田無數,再加之民人離散,土業無主多矣,正該及時恢復井田,以鑄萬世之基也!”
井田,沒錯。
司馬朗雖然為人寬厚,處事得體,非迂腐之人,但是他的意識形態卻是標準的崇古派儒者。
不過這其實也很正常。
兩漢延續至今,王朝積弊繁多,天下有識之人無不竭盡全力,尋找救國治國之策。
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家思想便成為世之正統。
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以禮樂治天下,表現在敬天、法祖、崇圣之上。
因此,厚古薄今之風甚重,其言必稱堯舜,認為上古圣賢們所制定的制度與道德準則,是解決當下一切問題的不二法門。
這司馬朗便是其中代表,只不過嘛.
“井田之說,恐不可行。”
說話的乃是荀攸。
同為儒生,顯然他并非司馬朗那般的崇古之人,原因也很簡單:
“伯達推崇井田制,其心可鑒,然古制雖好,卻未必適用于當下。”
只見荀攸走上前來,目光凝重的從眾人臉上掃過,搖了搖頭,緩緩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