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荀攸沉思的時候,郭嘉則又先他一步,上前說道:
“大將軍高瞻遠矚,嘉深感佩服,推行均田制與土地確權,實乃扭轉乾坤、解民倒懸之宏略,然荀先生所慮亦有道理。”
“故而,依嘉之見我們不妨先在河東一地試行鋪開。”
“河東之地剛剛經歷戰爭和叛亂,土地大量荒蕪,世家豪強也幾乎都被連根拔起,正是推行大將軍政策的絕佳時機。”
“我們可以將抄沒的叛黨田產以及無主荒地都統籌起來,按照均田制的規則分配給百姓,同時開展土地確權工作。”
“如此一來,政策執行輕松,所耗資源也不至于無法承擔,待此地初見成效后,我們再河內、洛陽,以及其他地區推行,則事半功倍也。”
政策試點,這是蘇曜在過去就已經做過的事情。
對于新收服郡縣,改革三權分立,開設衛所等等蘇曜皆是一郡一策,防止出現劇烈動蕩。
如今郭嘉提出均田制也先在河東試點,可謂正和蘇曜心意,他當即贊曰:
“奉孝此計,正合吾意也!”
“河東之地,經此大亂,百廢待興,恰是新政試行的上佳之選。”
“而且,想要更好的推行均田制,吏治清明尤其重要。必須要有一批清正廉潔、熟悉農事的官員負責具體實施,確保土地分配公平公正,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
“而之后開科舉考試,選拔出的官員正好可以派出一部分來這里負責此事。”
“他們新官上任,尚無太多利益糾葛,更容易秉持公正之心。同時,輔以咱們現有的能臣干吏,相互配合,必能將這試點工作做好。”
“大將軍英明。”
荀攸一拱手,贊嘆道:
“新政初行,人心惶惶,這些新官初來乍到,行事無所顧忌,正可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而老臣們則能從旁輔佐,及時糾偏,確保新政平穩施行。”
“如此一來,既能為科舉之途正名,新官經此歷練之后,亦將成為新政擁磊,成為新政日后推廣各地的中流砥柱。”
一見之前最反對此事的荀攸都轉變了態度,眾人紛紛點頭,對這一安排表示贊同。
見大家終于達成共識,蘇曜便立刻下令,緊鑼密鼓的在河東展開新政試點工作:
“為了確保清丈田畝和人口普查的順利展開,我意在戶部之下,設統計司,專權負責此事。”
說話間,就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下,蘇曜直接點名衛覬:
“河東之亂,衛氏一門立場堅定,忠心可嘉,伯覦功不可沒,且素有賢明,對河東當地也甚為了解。”
“故,本將軍決定,由你來擔任這首任統計司司長,負責統籌河東地區的田畝與人口清查事務,你可愿擔此重任”
“我統計司司長!”
身為河東本地世家,在這個聽眾人討論怎么打壓世家豪強的會議上,他的立場不得不說是頗為尷尬的。
故而,剛剛衛覬一直是提著小心,也不怎么敢隨意發表看法,生怕惹來災禍,被人秋后算賬。
結果,他萬萬想不到,這時居然蘇曜會提起他的名字。
但很快,他眼中驚惶就被堅定與激昂所取代。
他定了定神,撩起衣擺,“撲通”一聲跪地,聲音洪亮且透著幾分激動:
“覬才疏學淺,承蒙大將軍厚愛,必當肝腦涂地,不負所托!”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