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科舉揭榜的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寒門學子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群情激奮下,場面一度非常混亂。
“爾等有什么好鬧的!”
“這就是真才實學的差距!”
“爾等能有這數十人上榜,已經是已經是大將軍和楊司徒開恩,給你們這些寒門子弟機會了,莫要不知好歹!”
袁浩身旁的一個世家子弟趾高氣揚地叫嚷著,臉上滿是不屑。
然而,甚為一向順風順水的既得利益者,他根本就不懂,給人希望然后又將其剝奪,是一件多么殘忍的事情。
“絕不能就這樣算了!”
周宇挺身而出,漲紅了臉,大聲喊道:
“我等往昔日夜苦讀,尤其是這三個月來為了鉆研考綱,廢寢忘食,懸梁刺股,為的就是能在這科舉中證明自己,可如今得到的卻是這般不公的結果。”
“我相信,這絕非大將軍開科制舉的本意。”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絕不能讓這些世家大族一手遮天!”
周宇的聲音在人群中回蕩,激起了寒門學子們心中的共鳴。
“對!”
“絕不能就此罷休!”
“必須要討個說法!”
周宇的話如同一把火,瞬間引爆了寒門學子們壓抑已久的情緒。
很快的,數以萬計的考生學子便浩浩蕩蕩的集結,向著皇宮的方向進發。
一路上,他們高舉著拳頭,踩著鼓點,在一聲聲“科舉不公,還我公平!”“摒棄舞弊,選拔真才!”等口號下,突破了重重兵士的攔阻,抵達皇城門下。
此時,皇宮內的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尚書臺內,一向不怎么過問政事的萬年女帝也親自駕臨。
太傅盧植、司徒楊彪、太尉趙謙、御史大夫王允等人齊聚一堂,全都是面色鐵青。
“科舉乃國之大事,關乎社稷興衰,民心向背。”
“昔日大將軍三令五申,命爾等嚴肅對待,不可怠慢,怎能鬧到如此地步”
“楊司徒,你身為主考,可還有話要說”
面對女帝的責問,楊彪從人群中出列,神情自若的行禮,曰:
“陛下明鑒,此次科舉,臣自認確有辦事不力之嫌,未能充分照顧到寒門學子的情緒,致使他們心生不滿,實在是臣的失職。”
“但臣可以以弘農楊氏的聲譽起誓,揭榜的結果乃是公平公正,絕無任何舞弊行為。”
“此次科舉的成績,皆是臣與蔡祭酒以及諸多考官共同判定,經過層層篩選、反復斟酌,絕無任何錯誤。”
他微微停頓,目光掃視眾人,繼續說道:
“而且,本次科舉全程,御史臺都有參與其中,對科舉流程進行監管,想必王大夫可以為臣作證。”
聽到楊彪點名自己,王允眉頭緊皺,心中雖有不甘,但還是向前一步,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