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都察院在此次科舉中,確實查到了個別作弊行為,并且都已在現場進行了查處。”
“至于審理閱卷評分等環節,我等皆是謹遵大將軍蘇曜的指示,先行糊名,將考生信息完全遮蔽,而后再將試卷送給考官評閱,在整個過程中,臣并未見到有任何可疑之處。”
“正如王大人所言,此次科舉,從出題、監考到閱卷,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程序進行,絕無徇私舞弊的可能。”
“如今,城外學子群情激奮,當務之急是優先處理此事,抓捕帶頭作亂之人,以儆效尤,而后再安撫其余學子,穩定局勢。”
“至于追究責任,臣也愿意一己承擔,若能平息事端,臣辭去三公之位又何妨。”
楊彪的表態破綻,萬年女帝微微皺眉,沉思片刻,輕嘆口氣,正欲開口答應楊彪的提議
就這時,副都御史郭嘉突然站了出來,躬身大聲說道:“陛下且慢,此事絕不能如此輕易了結!”
“此次科舉,如此多的世家弟子上榜,而寒門學子卻寥寥無幾,這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其中定有貓膩。”
“為此,臣懇請陛下暫緩殿試,給我等一些時間進行搜查,徹查此事,還天下學子一個公道。”
“同時,臣也建議當就此事快馬加鞭請示大將軍蘇曜,由他親自主持大局,唯有如此,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楊彪面色微變,眼中閃過一絲不悅,說道:
“副都御史,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汝無憑無據,僅憑自我感覺就懷疑我科舉結果有問題,實在是荒謬至極。”
“而且還說什么請大將軍蘇曜親自主持大局”
“現今誰不知道大將軍如今正在北方備戰馬騰你請大將軍回來,那要拖到何時豈不是再生變故”
“還是說,你眼里只有大將軍蘇曜,覺得咱們的女皇陛下沒資格拍板決策”
郭嘉面對楊彪的質問,不慌不忙說道:“楊司徒,郭某并非無的放矢。此次科舉結果,寒門學子與世家子弟的上榜比例嚴重失衡,這絕非偶然。”
“陛下,郭某愿以性命擔保,此事必有蹊蹺,若最終查無實據,郭某甘愿領罪受罰!”
太尉趙謙微微皺眉,看向郭嘉:“副都御史,你所說的這些,誠然確實有些可疑,但目前汝等并未找到確鑿的證據。就這樣暫緩殿試,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到時候不但寒門不滿,世家們也會生出非議,絕非明智之舉。”
郭嘉拱手說道:“趙太尉,卑下明白您的顧慮。但如果不徹查此事,一旦真相大白,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如今我們只是暫緩殿試,進行深入調查,也是為了維護科舉的公平公正,維護朝廷的威嚴。”
眾臣各說各的,爭執不下,萬年女帝心中也是猶豫不決,對于這科舉考試的結果,老實說她沒法不產生懷疑,但楊彪和趙謙的話也沒什么毛病,久拖生變的道理,她還是懂得。
猶豫間,萬年將目光轉向盧植,詢問這位太傅的意見。
不過,身處兩方勢力之間,太傅盧植的態度則非常的穩健。
一方面安撫門外學子,表示暫緩殿試,徹查科舉舞弊之事。
另一方面,則是設下七日之期,找德高望重之人與都察院的人一起重新審理閱卷,查找是否存在舞弊一事。
最后,也是立刻通知大將軍蘇曜,讓他根據戰事進展決定是否要回來主持大局。
而這七天的時間,也給驛使快馬加急跑個來回傳遞信息留下了接近1-2天的余量。
該如何抉擇,到時候就看大將軍自己心意了。
于是乎,在女帝的旨意下,各項措施當即同步實行,一騎快馬絕塵而去,北出城門向著雁門進發。
而在北方的雁門關下,蘇曜與馬騰的戰斗,也正好到了緊要的關頭.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