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睜開眼睛,咬牙切齒道:
“好!就依先生所言,那蘇曜欺人太甚,我等又豈能坐以待斃”
李宣迅速行動起來,他立刻召集了郡中的親信官員和將領,向他們說明了目前的嚴峻形勢和軍師的計策。
眾人聽后,面面相覷,心中著實有些不安。
關外郡縣不比關內,尤其是云中等郡剛剛重建,兵微將寡,城中守兵只有不過千余民壯,其中還有三百人是太守李宣從老家募來的私兵。
但同時,也正因為有那三百私兵坐鎮,李宣也得以順利控制云中郡府,在其威逼利誘下,眾官吏也只能紛紛表示愿意聽從安排。
隨后,李宣親自修書數封,派快馬加鞭送往定襄、五原、朔方三郡,向其他太守說明蘇曜的來勢洶洶以及自己的計劃,言辭懇切地呼吁他們摒棄前嫌,共同抵抗蘇曜的軍隊。
同時,他還命人攜帶重金和禮物,聯系治下諸胡人部落首領,與那些首領進行接觸,務必要說服他們出兵相助。
對于這些胡人,李宣非常重視。
他很清楚自己那千把人的守兵難當大任,真正的主力還要看這些胡人。
漢人在關外如今數量不多,而胡人們則世居此地,人多勢眾,驍勇善戰,而且皆是騎兵。
只要有這些胡人助力,他一邊守城的時候,一邊讓胡人游騎騷擾官兵的補給線,斷其后路,那才是大事可期。
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李宣加緊了云中城的防御準備。
他首先盡可能多的征調了城中的青壯年男子,編入軍隊,加強訓練;同時,將城中的糧草、兵器等物資進行了清點和儲備,確保在長時間的圍困中能夠自給自足。
城墻上,士兵們日夜巡邏,警惕地注視著城外的動靜,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幾天過去了,定襄、五原、朔方三郡的回信陸續傳來。
讓李宣感到欣慰的是,其他三位太守都表示愿意與他共同抗敵,他們也深知,如果不聯合起來,等待他們的只有滅亡。
于是,四郡開始互通有無,相互支援,共同制定防御策略。
而在與胡人部落的交涉中,李宣更是成果頗豐。
不得不說,這件事其實挺顛覆他的認知的。
在就任來此地前,他一直以為這些胡人都是些野蠻難馴之輩,很難治理。
然而,當真的上任后他便發現,自己之前似乎是有些想當然爾。
這些胡人比想象中的更加乖順,只要給予相應的利益,他們便會非常配合的為己所用。
這一次便是如此,在他們聽說中原反賊進攻的消息后,都沒怎么討價還價,便一個個聞戰則喜,主動表示愿意保衛家鄉。
很快,一支支身著皮甲、背負弓箭、手持彎刀的胡人騎兵便陸續抵達云中城附近,他們數以千計,在部分人進城補充守兵后,其余人則多扎營城外,與云中城互為犄角。
更有一支敢戰的胡騎,繞道后方,隨時準備切斷云中與雁門方向的聯系。
這一幕幕,看的太守李宣是心潮澎湃,豪情頓生,他覺得這一次自己說不定真能扭轉乾坤,讓那個小瞧他的蘇曜吃個大虧。
但是,他的信心卻沒有維持多久。
很快,他便發現那些聽命于己的胡人部落發生了一點小小的騷動。
“什么!”
“來人的旗幟中有蘇字大旗”
“那反賊將軍竟是蘇都督”
“嘶——”
“不對勁,不對勁啊!”
在太守李宣視野不及的地方,胡人部落中,流言開始發酵。
那些部落首領們,一個個全都變了臉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