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點了點頭,轉身走進內室,留下一眾幕僚面面相覷。
他們心中明白,劉虞的決定將決定著幽州的命運,也決定著他們這些人的未來。
接下來的幾天,劉虞閉門不出,獨自在書房中思考著皇甫嵩的話。
他回想起自己這些年來為了幽州百姓所付出的努力,回想著近年天下局勢的變化。
如今,漢室衰微,天下紛爭不斷,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在為了復興漢室而戰,希望自己在幽州的堅守能夠拱衛王權。
但是,如今看來,這條路似乎也已走到了盡頭。
可是回歸朝堂,他又能否做的更好
時間一天天過去,劉虞是糾結難斷,但戰場局勢卻不會因他的猶豫而有所停滯。
就在劉虞糾結的時候,公孫瓚和太史慈的聯軍已踏上幽州的土地,一步步向遼西盧龍塞進軍。
沿途上,面對這突然出現的大軍,除了防守完備的郡府,其他村縣官民自知不敵,那是望風而降。
“劉使君,時間不等人。”
皇甫嵩再次來訪:
“今日幽州尚有近十萬大軍,使君回京還可高舉廟堂。”
“倘若來日幽州城破,兵士戰沒,使君再想歸降,那怕是只能帶枷而去了。”、
“屆時,別說為漢室復興作什么貢獻,就連幽州百姓的福祉也再難顧及,你還有何顏面去見大漢的列祖列宗”
“哎——”
劉虞在屋內來回踱步,內心的掙扎如驚濤駭浪般翻涌。
終于,在戰場的局勢與皇甫嵩的說服下,劉虞長嘆一聲:
“義真公說的是。”
“我幽州降了!”
說罷,劉虞摘下頭冠,解下印信,交予皇甫嵩之手。
“劉使君深明大義,實乃天下之幸也!”
皇甫嵩大喜過望,雙手鄭重地接過劉虞的印信,然后馬上提筆,告知關羽、公孫瓚與劉備成廉等人,停止進攻,準備接收城池和關隘。
與此同時,劉虞也是立即召集麾下的將領和官員,宣布了歸降的決定。
盡管一些人心中仍有不甘和不滿,但在劉虞的堅持下,他們也只能接受這一現實。
消息傳出,幽州城內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了許多,百姓們紛紛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至此,在劉虞的率領下,幽州,成為了第一個舉州歸降朝廷的地方。
“好好好!”
“皇甫老將軍干得漂亮!”
孟津渡。
蘇曜在路上聞之此訊后也是大喜過望。
隨行文武紛紛道喜,直呼此乃大漢之幸,蒼生之福:
“大將軍眾望所歸,此誠我大漢中興之兆也!”
“然也然也!”
“接下來只要再平定了冀州,則天下大勢盡在掌握,大漢復興指日可待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