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耿武嚴令不得泄露后方不穩,糧草有失的軍情,但有時候保密比坦白更糟糕。
確實,除了如張郃麴義等高級將領外,沒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戰士們又不是傻子。
“怎么回事為什么撤軍了!”
“這城池不馬上就要攻下來了嗎撤的這么急,到底是咋回事啊”
“哎呀,你們沒聽說嗎禍事了,禍事了呀!”
不明就里的兵士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在撤軍行動之前,可怕的謠言已開始飛速傳播。
有的人許是有些自己的渠道,猜的還算靠邊,繪聲繪色的描述后方糧草出事,大將軍單槍匹馬闖入糧站,殺人放火,只見大火漫天,燒了七天七夜都不停云云。
還有的人則在添油加醋,說什么大將軍能撒豆成兵,眨眼間變出千軍萬馬,所到之處地動山搖,他們后路斷絕,恐怕要全軍覆沒。
更有甚者,說什么大將軍乃天神降世,身負天命,騰云駕霧殺到了高邑,將那逆賊韓馥剖心挖腹,高邑城已然插上漢軍大旗。
一時間,謠言如燎原之火,在冀州軍士兵間瘋狂蔓延,恐懼如同陰云,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心頭。
軍心浮動之下,士兵們愈發慌亂,隊伍里爭吵聲、叫罵聲此起彼伏,場面幾乎失控。
此時,曹操等人在魏縣城頭看著冀州軍營地的混亂景象,心中暗自慶幸不已。
“大將軍這一手釜底抽薪,實在是高明至極,如今冀州軍軍心已亂,正是我等反擊的良機。”
夏侯惇摩拳擦掌,興奮說:
“孟德,快下令吧,咱們沖出去,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曹操哈哈一笑,但還是微微搖頭,沉思片刻后說:“不急,不急。”
“冀州軍雖亂,但畢竟還有二十萬之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咱們先暫且按兵不動,觀察他們的動向,等蘇大將軍的大軍行動了,咱們再配合夾擊,方能萬無一失。”
不過,說是這么說,但曹操也不準備就讓耿武這么輕易的就走。
在耿武大軍拔營開溜的時候,曹操還是拼湊出了一支數百人的小股騎兵隊,銜尾追擊。
而曹操之所以有這個膽子,那自然是他看到了,冀州軍中軍中,他們幾乎全部的騎兵都先行了一步,朝北方急奔。
那自然是麴義的先鋒軍。
耿武見軍心浮動,生怕半路出事,一邊嚴打謠言,在自家軍營中殺得人頭滾滾,一邊則是派出大將麴義,率領五千先鋒騎士先走一步,支援邯溝蔣奇,為大軍回撤掃平障礙。
不過對這個安排,沮授實際上不太贊同。
“蘇曜勇猛,騎射無雙,野戰尤其如此。”
“今我大軍人心惶惶,正該抱團行動,保持人數優勢。”
“貿然分兵,恐為蘇曜所乘也。”
“公與所言我如何不知”
耿武面色陰沉:
“但若不先遣騎兵支援邯溝,那不但糧草不保,我大軍回撤亦無立足之地。”
邯溝位于魏縣西北,在平恩被破后,那里就是去巨鹿最近的路線了。
邯溝在,他們路上還能有個中繼補給,邯溝失,他們這一路只能餓著肚子狼狽奔逃,途中變數實在太多。
耿武權衡再三,還是覺得派騎兵先去穩住邯溝更為要緊:
“萬事以穩為主,蘇曜若不強攻,汝等也不必急于與他開戰。”
“待我大軍趕來,合兵一處,咱們再尋機破敵。”
耿武對麴義是千叮萬囑,生怕再出什么差池。
不過,正所謂怕什么就來什么。
麴義大軍還沒到邯溝,蘇曜之前安排的趙云部伏兵就派上了用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