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曜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皇甫嵩的威名他自然知曉,此人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在朝野威望極高,之前說服劉虞更是又立一功,足以見其可靠。
唯一的問題就是皇甫嵩畢竟年事已高,身體狀況是否還能承受監軍這份奔波勞累的差事,成為了蘇曜心中的一大顧慮。
“唐公不必擔憂。”盧植拱手道,“皇甫義真雖年過六旬,但每日仍堅持習武,前日還與老臣比試箭術,三箭皆中靶心。讓他坐鎮后方督軍,絕無問題。”
正當蘇曜準備應允時,賈詡突然輕咳一聲:“唐公,下官倒有個兩全之策。不如以皇甫將軍為都督,郭奉孝為軍師祭酒,再讓關將軍為其副手。如此既顯朝廷重視,也可統合地方聯軍,不至于各自為戰,為術賊所乘。”
蘇曜眼前一亮:“文和此計甚妙!就這么辦。”
說著轉向荀彧:“即刻擬旨:車騎將軍皇甫嵩加持節都督,郭嘉為軍師祭酒,領關羽等諸軍南下馳援,配合袁紹。”
“然后再給徐州刺史陶謙和荊州刺史劉表發信,讓他們動員兵馬,與朝廷大軍配對袁術形成合圍之勢。”
“嗯”
一直沉默聽講的侍中董承突然發出一聲詫異的聲音:
“荊州劉表不是據報與袁術暗通款曲嗎咱們給他下詔又有何用”
“正因如此,才更要給他下詔。”
賈詡輕搖羽扇說:
“劉表若抗旨不遵,便是公然叛逆;若遵旨出兵,則與袁術反目成仇;若是陽奉陰違,那逃不掉一個事后問責的緣由,無論他在此次大戰中如何選擇,結果都對我們有利。”
“正是如此,不過徐州的話“
蘇曜說話間將目光轉向荀彧:
“文若,你還需再擬一道密旨給陶謙,就說朝廷知他徐州兵少將寡,許他量力而行,主要提供水師即可。“
荀彧會意,拱手應道:“臣明白。“
議事已畢,眾臣紛紛告退,蘇曜則獨自站在沙盤前,雙手抱胸,閉著眼睛,通過系統戰略地圖凝視著江淮地區的地形。
“唐公還有何吩咐“賈詡去而復返,低聲問道。
蘇曜眼皮子都不動一下,直接問道:“文和覺得,袁紹此番能有幾分勝算“
賈詡沉吟片刻:“若論實力,袁紹兵馬不足,又長途跋涉,勝算難有五成之數。但有皇甫將軍和關將軍等人的馳援,只要陸康能頑抗到底,大家齊心協力,勝算當在七成以上,只不過“
“不過什么“
“救廬江容易,想滅袁術怕是很難。”
“袁術割據九江,占據合肥,得其地利,又有部分江東世家支持,若是全力防守,那也不是個把月就能拿下的。如此戰事遷延日久,難保不會出什么變故。”
“不過無論如何,此戰過后,袁氏兄弟必有一傷,對我朝廷而言都是好事。“
賈詡的回答非常謹慎,蘇曜聽得微微點頭,沒有發表什么意見,只是沉默片刻后睜開眼睛,大步流星的就往殿外走:
“走,隨我去看看那位袁家小姐。本公倒要瞧瞧,袁本初舍得下多大本錢。“
“.”
不是說三日后設宴嗎
賈詡凝望著蘇曜的背影,一時間目光有些發愣。
直到今天,這位大將軍隨心所欲的樣子,他還是很難跟上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