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內地的形勢真的好轉了嗎?”唐烈擔憂道。
“只能說,正在變好。”張和平看著山下的中環建筑,笑道:“伱是老板,用得著親自過去嗎?”
唐烈想想也是,他連港島游戲機廠都很少去,便不再提修別墅的事了。
過完元宵,距離開校時間就近了,張和平沒有再停留,經澳島回國。
26號下午,張和平抵達首都后,休假在家的母親馬秀珍告訴他,齊主任答應幫忙將8號院換到張和平名下,但張和平要幫后海街道出主意,整兩個小作坊出來,安置街道上的無業游民。
“8號院太小了!”張和平對隔壁那個一進小院沒興趣。
晚飯過后,張和平騎自行車,帶了些禮品去看望老丈人唐明,得知他們的會議要開到3月份。
第二天一早,張和平為了房子的事,去了后海街道辦。
既然齊主任不拿100個招工名額開玩笑,張和平就想跟他好好談談利益交換的事。
在進后海街道辦之前,張和平爬上10號院門外的大樹,看了一下這個受76年唐城地震影響倒塌了大半的破院子。
左邊的11號院、12號院也有些破舊,但依舊能住人。
齊主任得知張和平在門外爬樹,急忙出來查看,“你爬那么高,看啥呢?”
“我看這個兩進院子大不大,嘿嘿!”張和平笑嘻嘻地下了樹。
齊主任沒回街道辦,帶著張和平沿著后海,向南走去。
“前面的醇親王府夠大,要不要落到你名下?”齊主任損了張和平一句。
兩人走了沒多久,來到8號院門外的后海岸邊,齊主任才再次開口,“別嫌8號院小,只要把門前這幾棵樹砍了,再把門前這塊地用磚圈起來,不比兩進院子小。”
“政策上允許嗎?”張和平掃視著6、7、8號院的門前地盤,至少能往南占4米,馬路邊的人行道留2米就夠了。
“王主任給我看了你寫的《關于街道辦工廠的策劃》。”齊主任的手指來回指著6、7、8號院門前的空地,說道:“你把這里圈起來,然后用來教街道辦派來學習的人,就能勉強說得通。”
“圈起來搞露天培訓?”張和平想著銀錠橋東面的那些兩層樓,問道:“還是說,我可以自己出資建一棟二層小樓當教室?”
齊主任皺眉道:“目前只能搞露天培訓,不能修樓。”
“那不行!”張和平瞬間失去了興趣,“要不,你把17號院整體租給我當培訓場地,以后有政策了,我再花錢買下17號院;沒政策,我就一直租。”
“那個田字格四合院太大,你一個人租不下來!關鍵是,里面的房子全租出去了。”齊主任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那我不要房子,你們街道辦出場地,需要我教什么,我放學后抽一個小時過去教。不過,我最多教3個月,平時有事就沒辦法教了。”張和平說得干脆,徑直往7號院走,“走吧!進屋里喝口熱水。”
他倒不是以退為進,而是想著后海這邊不行就算了,以后將爸媽接到深鎮去,在那邊住現代化的樓房,比首都這邊好多了。
關鍵是,南邊空氣好!
翌日,齊主任找了王主任過來跟張和平溝通。
只不過,王主任看了一下8號院后,就搖頭走了。
她是知道張和平有幾個孩子的,但不好跟齊主任明說。
等到3月1號開學,齊主任就放棄了8號院,而是順著張和平說的,開始尋找培訓場地……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