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賀,你記住,不管是什么方式,讓大家富裕起來,讓后輩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而不是讓大家一起貧窮!”張和平正色說道:
“你這次贈送沖劑的做法很好,只有把其他產品的療效廣而告之后,才能靠它們抵抗市場競爭,進而保證藥材種植戶的積極性。”
“另外,勐臘縣不是有個軍用小機場嗎?你們制藥廠若是有閑錢了,就支援他們擴大機場,爭取把它搞成西南最大的國際機場,用航運輔助你們搶占外國市場。”
賀子江為難道:“那得要多少錢?”
“你只是起帶頭作用,表達一下制藥廠的需求。你那點錢,能讓機場擴大一下草坪,建幾棟房子就行。”
張和平隨后又問了一下黃花蒿、茶樹、其他藥材的種植情況,然后在周圍人不明覺厲的眼神中,交錢離開了郵電大樓。
倒不是張和平故意賣弄,主要怪這年月的通話信號不好,打跨省電話,得說大聲點才行。
然后,就被周圍排隊打電話的人聽了半截去。
張和平在火車站看了一會報紙……今年的春季廣交會上,機械產品出口成交總額僅有5400萬鎂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南臘鎮制藥廠的創匯占比有多大。
但是,因為利潤全部上交的緣故,南臘鎮制藥廠只能吃老本,沒錢讓他們開發新藥,他們也沒意識到開發新藥的重要性,只能被動的接受外省制藥廠的競爭。
而這年月研制開發新藥的團隊,是國家供養的!
他們研制出來的新藥,在一番實驗過后,會優先給省會城市的大型制藥廠生產……
……
5月10號上午,張和平回到首都,愕然發現隔壁8號院挺熱鬧,那些住戶竟然在往外面搬行李。
“爸,他們在干什么?”張和平朝門口補鞋的張兵問了一聲。
張兵看了兒子一眼,復又埋頭給別人縫補鞋子,隨口回道:“11號那個兩進四合院修好了,他們要搬過去住。”
聽到是11號院,張和平對齊主任就有看法了,那可是他看上的院子。
但鑒于有補鞋顧客在旁,張和平不好多說什么,徑直回家放了行李包。
沒多久,張和平又出了門,去了隔壁6號院。
令他略微意外的是,這邊東西廂房的兩家租戶也要搬走,說是街道辦給他們多分了一間耳房,方便他們孫子、孫女結婚。
就在張和平以為爸媽買下了8號院的時候,大表姐的婆婆陳立琴興致盎然的過來了。
她跟張兵、張和平打了個招呼,竟然去了8號院。
張兵將鞋子給了顧客,待顧客走遠后,才小聲對張和平說道:“隔壁8號院賣給你表姐夫周成文了,條件是你大表姐每天晚上、周末的時候,要抽空去這邊街道的紡織作坊帶徒弟。”
想想周家那一票人,大表姐兩口子帶著兩個娃住在95號前院東廂房;老二周成武帶著兒子和懷了二胎的媳婦住在灶臺旁的左耳房;陳立琴跟三閨女周成陳擠在張和平曾經住過的那間門房。
等到過年的時候,大表姐的公公周進義回來,那就打擠了!
不過,這不是張和平關心的,現在大部分首都人家里都擠,等那些首都知青明年返城了,會更擠!
他在想,齊主任把大表姐馬麗莉一家搬到這邊來,難道是想曲線救國,讓大表姐找他,幫后海街道辦的紡織作坊出口創匯?
“聽說,你大表姐做的裙子賣出去了。”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