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跟前北蘇有關了!
首先是前北蘇被瓜分的武器裝備,目前分散在各聯盟國手里。
盡管張和平給了一堆武器裝備圖紙給國內,但事到臨頭了,許多人還是想買些蘇制裝備回來,哪怕只是當擺件。
其次是重工業生產設備,那些只看重自己位子,對內地現有工廠生產能力沒有仔細了解過的人,都覺得外國的設備都是好的,買回來肯定不虧。
這些都是小事,一一反駁過去就行。
比如張和平回首都第二天去開會,有些人明知道武城船舶公司在準備建航母,他們還要跳出來,嚷著要買一艘北蘇航空母艦回來,提升海軍實力,聽得張和平直皺眉。
張和平剛回來參會,不知道他們之前討論了些什么,原本打算聽聽再說。
沒想到,那個綠軍裝老者剛發表買航母的建議,主持會議的陽老就點了張和平的名。
張和平看了那個一臉興奮的綠軍裝老者一眼,然后緩聲說道:“我們先不說歐鎂會不會允許我們買前北蘇的武器裝備的事。”
“也不說歐鎂沒了北蘇這個對手后,會不會再找個對手,比如說用咱們當假想敵,以維持鎂國領導下的歐鎂聯盟,不讓它散掉。”
“我們先來說一說,一艘航空母艦,尤其是外國產的航空母艦,它每年的使用成本、維修成本等等。”
“考慮到它的零部件都是外國產,維修成本需要占大頭,每年預算5億鎂元,應該能讓一艘外國產的航空母艦勉強在近海動一動。”
“只買航空母艦也不行,單獨開出去,就是一個活靶子!”
“所以,相應的潛艇、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飛機要不要繼續買北蘇的?”
“一個航空母艦編隊整齊備了,武器彈藥要不要配上?是不是還要買蘇制彈藥?”
那個綠軍裝老者黑著臉沒說話,顯然已經跟著張和平的話語,在心中算了一筆粗略的賬。
每年幾十億鎂元的開支,去養一個外國產的航空母艦編隊,著實不劃算。
關鍵是,這都還沒算買這個航空母艦編隊的錢!
又一個綠軍裝老者出聲說道:“張顧問,我知道武城船舶公司準備建航母,請問你們建的航母,每年費用是多少?”
這人問得倒是粗糙、直接,但張和平得給對方掰碎了說,不然怎么讓這些軍中大佬心甘情愿買單!
“咱們的航空母艦,是武城船舶廠、武城鋼鐵廠和其他軍工廠聯手建造,能做到全艦百分百國產。”
“單從這一點上,各位就能想象得到,咱們的航空母艦在以后的維修成本上,能省掉多少錢。”
“其次,我們預設的航母艦隊,都會裝備微型釷基熔鹽堆核動力裝置,使用成本上,比歐鎂的核動力艦隊省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費用!”
“再有就是武器裝備、人員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