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筆資金的審批權在張俊手里,唐敬文也不好和他撕破臉皮,強忍下心頭的不快,苦口婆心的說道:“張俊同志!做人做事,不要太過古板,要懂得權宜之變嘛!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那兩百億資金,也不是一天就要用完,先把這筆五億元的債務還上,到時文旅開發需要用到這筆錢的時候,再從財政填補上,不就行了嗎?左手倒騰右手的事情,你為什么不同意?”
張俊看得出來,唐敬文已經生氣了。
他沒想到,第一個出來為難自已的人,居然會是唐敬文。
市政府欠了很多外債,這一點張俊當然是知道的。
可是這些債務,跟他并沒有關系。
債權人也找不到他頭上來。
但是那兩百億的資金,卻跟他息息相關!
別說五個億了,便是五分錢對不上賬,張俊也能一夜急白了頭!
眾所周知,財務審計最害怕的,并不是大額開支對不上賬,而是差那么幾分幾塊錢,能把財務人逼瘋了。
可是唐敬文是市委書記,張俊直接和對方撕破臉,對自已沒有好處。
張俊想到了唐敬文所說的權宜之變,于是毫不猶豫的說道:“書記,財政管理權,在志武市長手里,沒有他的批準,我別說挪用五個億了,便是項目用款,我也撥不出去。市里的工作,都是書記和市長做主,只要你和志武市長同意,我還能有什么不同意見呢?”
他打了一手好太極,把麻煩推給了董志武,這也是無奈之舉。
唐敬文雖然不高興,但也知道張俊說的是實情,五億資金的挪用,沒有董志武點頭同意,張俊的確批不出來。
“好吧!我就是和你商量一下,志武市長那邊,我肯定會打聲招呼的。對了,文旅項目涉及到大量舊房的拆遷,你在工作當中,一定要謹慎,顧全各方面的利益,不要引起群體性事件。”
“書記,我正想再到拆遷地區視察一次。書記有空的話,還請一起前去指導工作。”
“我就不去了!你看著辦吧!城建工作歸劉建業同志分管,你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商量。”
“好的,書記,那我先告辭。”
張俊起身離開,率人前往拆遷區域視察工作。
以前張俊也主持過拆遷工作,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但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他鄉的經驗,未必適用于西州。
張俊正在老舊街區調研,手機響了起來。
是董志武打來的。
張俊心想,看來唐敬文已經找董志武談過話了,只是不知道董志武是個什么態度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