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得怎么樣呢?變得不再平易近人了。”
“他們原本能好好說的話,開始用一些云里霧里的話來彰顯自己在網絡上的瀏覽量。”
“這些人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些詞,不明覺厲,就自己拿來用。”
“這就像這些年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職場黑話,為了凸顯自己行業的特性,專門創造一些詞來讓人覺得厲害。”
“這些話看似高大上,其實脫掉看不懂的外衣,不過就是村子里的春花在過完年后回到魔都上班,重新變回露西。”
“我不知道多少人的感覺和我一樣,反正我就覺得這些人就是純屬傻缺。”
“另外一種人,就是純屬喜歡蹭流量,而且要反著蹭。別人說什么好,他就一定要說壞。別人在說好,他就一定要踩上兩腳。”
“就像那個說從聽覺上來講,這首歌太過簡單的樂評人。如果我的視覺沒問題的話,我看到他在之前的微博里說過,他最討厭一首歌里亂七八糟弄得太過復雜。”
。。。。。。
耳洞說是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他幾乎就等于是把整個樂評圈子里的丑陋現象都噴了一遍。
這和他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
在經過耳洞的粉絲們轉發后,其他一些樂評人的粉絲看到這篇文章后,趕緊去告訴自家主子。
原本在和歌迷對線的樂評人看到之后,直接炸鍋。
我在前線親自作戰,結果有偽裝成盟友的家伙在背后偷家!
互聯網上本就滿是戾氣。
只要有人說什么不好,立馬就會有一群人化身聞到血腥味的鯊魚,張牙舞爪地撲過來。
耳洞的這篇微博底下,瞬間成為了雙方的戰場。
一方是自我帶入的樂評人和他們的粉絲,一方是白舒歌迷和耳洞粉絲。
兩撥人馬在耳洞微博底下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打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然后耳洞見事態有些失去控制的勢頭,關閉了評論功能。
世界一下子清凈了。
喬生沒有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甚至沒有去了解任何戰況。
讓他吃瓜可以,但是進評論區,不行。
煞氣太重,易亂道心。
至于兩邊爭論的內容,他依舊保持理智。
他始終記得,大學時候上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有關矛盾普遍性的含義。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即處處有矛盾。
這句話通俗點說,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他理解矛盾和對立,而且知道這種情況永遠不會消失。
所以他不會像耳洞那樣,義正言辭地對一些不好現象進行批評。
因為成不了那樣的人,所以他欣賞這樣的人。
他一般都喜歡直接用行動來讓那些人閉嘴。
能動手,干嘛和這些人bb?
于是,他又發了條微信給白舒:“明天你讓你們公司直接上傳主打曲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