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生一個人在舞臺上用古箏進行著獨奏,謝浩然的臉色也漸漸從震驚轉回驚喜。
之前多出來的時間被填平了!
“這小子,嘴上說著不要,最后還不是幫忙了。”謝浩然一直板著的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容。
喬生的獨奏很短,正好也就是三十秒左右,在這之后,他身后的幾位樂師也加入到合奏中來。
直播鏡頭給了喬生一個大近景,讓所有人都看清他是真的在彈古箏,并不是做做樣子。
鏡頭慢慢拉遠,喬生坐在中間,幾個樂師呈半圓形將他圍繞。
在曲調悠揚的伴奏聲中,坐在中間的喬生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幾名旗袍樂師也是極有韻味。
舞臺特效這時候才開始渲染。
為了配合喬生這首歌,謝浩然可是下了很大的本錢,如果單單以成本來算的話,喬生的舞臺效果,是整個晚會里最貴的。
整個舞臺的特效中,融入了大量的青花瓷和水墨畫的元素,將陶瓷技藝融入到畫中,美輪美奐,意境十足。
特效和音樂結合的非常好,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大屏幕上,此時也緩緩浮現出歌曲的名字。
《青花瓷》。
早在節目單出爐的時候,所有人都已經注意到喬生這首歌。
從名字上看,十有八九會是一首中國風。
“中國風”三個字,可是近兩年最為流行的歌曲類型。
上到天王天后,下至網絡歌手,所有人都在嘗試這個風格。
但是無論多少人走上這條路,在他們前面始終有一個身影在前行——喬生!
這也是讓絕大部分人充滿期待感的原因。
很多正在嘗試走“中國風”的歌手都在想,如果讓他們來寫,在《青花瓷》這樣的歌名下,他們能夠用上怎樣的詞匯。
還有編曲,他們都不敢想,自己能夠寫出像這樣的曲子。
光是聽聽就已經汗毛直豎了,怎么好意思在心里產生這種奢望。
此時此刻,隨著喬生的彈奏,很多業內人士都正襟危坐,側耳傾聽,猶如好學的學生,正在等老師開始講課。
前奏結束,喬生張口唱出第一句歌詞: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素白的瓷胎上,青花紋飾正隨著筆鋒的勾勒慢慢成型。
不知為何,在這句歌詞出來之后,所有人心中都涌現出這么一幅畫面。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瓷器燒制前的工藝時,喬生唱出的第二句,又把人拉回到愛情中去。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舞臺上的特效此時也綻放開來,從水墨色中開出一朵艷麗的牡丹。
這一幕,將幾位身穿旗袍的樂師映襯得氣質更加出眾。
不少網友們都在彈幕里感慨,怪不得樂師們都要穿旗袍,這要是換任何一種衣服,不僅無法和特效交相成輝,更是會顯得突兀不堪。
歌聲繼續。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這首歌的詞,給人的極其強烈的畫面感。
冉冉的檀香,宣紙上走筆,是兩個極致的對比。
檀香的煙霧緩慢飄散,而‘我’正在宣紙上奮筆疾書,而在想到心中那個人的時候,又一下子頓住,放下毛筆。
這就是最為經典的中式愛情。
用最為含蓄描寫形容最為深沉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