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貪污的這些銀子,都被朝廷給搜刮干凈了。周奎覺得,自己的靈魂也隨著這二百萬兩銀子隨風飄散了。
直到朱興明跟他說,有發財的機會,周奎的眼睛登時就亮了。這個外孫怎么,突然對自己好起來了。
發財這兩個字似乎有著無形的魔力一般,周奎的眼睛瞪得溜圓,臉色也紅潤了起來:“太子殿下,發、發什么財。”
“本宮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若是做的好了,一年賺它個百八十萬兩的,根本不成問題。”朱興明淡淡的說道。
‘噌!’的一聲,周奎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猛地站了起來。他漲紅了臉色,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好太子,快跟我說說,什么發財的妙招。”
一提起這個,周奎就兩眼冒光。發財,誰人不想啊。
“琉璃廠,造玻璃。這個制作成本低廉,利潤高昂。只要咱們建一座大型的琉璃廠,造出來的玻璃可以廣泛應用起來。比如說這個紙糊的窗戶、還有望遠鏡、老花鏡甚至于近視鏡等等,都可以使用。一旦普及開來,咱們便可以富可敵國了。”朱興明也跟著興奮起來。
這是,這一番話,卻著實把周奎聽得一頭霧水。琉璃他知道,這東西無非就是個工藝品而已。至于朱興明說的玻璃,周奎就一臉的懵逼了。
“太子殿下,這個您說的玻璃,又是何物?”
朱興明一愣,這才發現自己是對牛彈琴。關于玻璃的起源,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
約公元前1000年前,中國制造出無色玻璃.只是,那時候并未普及。受與技術的限制,也僅僅是做一些簡單的工藝品而已。公元十二世紀,雖然出現了商品玻璃,可也無法大規模普及。
而此時的大明,玻璃僅僅處于起步階段。也就是說,更多的是一些舶來品的小物件而已。
“姥爺,這玻璃就是透明的琉璃。您看您這府上的窗戶,若是將這紙糊的窗戶換成透明如水晶一般的玻璃,您覺得這會不會是一條發財之道呢?”
原本還在懷有一線希望的周奎,聽朱興明這么一說,登時沒了興趣:“太子殿下,你姥爺我都落魄至此了,就別拿我開涮了。你要造什么玻璃,回宮找皇后說去吧。我這里家徒四壁,早已無米下鍋,就不留太子您用膳了。”
太子來家里吃一頓飯,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點錢,周奎并不想出。
其實在周奎自己的認知里,他也不知道自己賺這么多錢,到底是為了什么。出身不一樣,一個曾經在天橋底下賣大力丸的,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國丈。對金錢的渴望,只會更加濃烈。
“姥爺,您確定不做?”
周奎搖搖頭:“沒錢,家徒四壁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