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有些懊惱,他實在是想不出他人來投資了。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好歹也是自己的姥爺。若是周奎能投資上這么一筆,在城郊建個玻璃廠,那可真是財源滾滾來的。
可無論朱興明怎么說,周奎就是不肯答應。就是倆字,沒錢。二百萬兩都丟出去了,殺我的頭也沒錢了。
朱興明知道,無法在說服這個吝嗇鬼。只好無奈的帶著孫旺財和孟樊超離開了周奎的府邸,剛出大門口,就聽到里面傳出周奎的嚎啕大哭聲。
“千歲爺,這個什么、什么玻璃,真的如此神奇么?”
問這話的是小太監旺財,朱興明的話所有人都不相信。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什么和窗戶紙一樣大的透明玻璃。世上哪有這種東西,就算是這么大的水晶,那可是價值連城。
旺財相信了,這主要是源自于旺財不識字,想得少的人就不會去懷疑,他對朱興明的話深信不疑。
朱興明也有些無奈,只好點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旺伴伴,本宮這次還真是遇到點難處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沒人投資建廠,這可如何是好。”
“這個,千歲爺,您說的這個玻璃既然如此神奇。為何不用野爐做出一些,讓國丈大人見識了之后,他定會同意的。”
朱興明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哈哈哈,可以啊旺伴伴,本宮怎么沒想到這一點呢。你說得對,孟樊超,附近可有什么鐵匠鋪?”
鐵器,是封建時代人類發展的重要推動劑,鐵匠鋪大明朝比比皆是。在北京城到處都是叮叮當當的打鐵鋪子,孟樊超點點頭:“殿下,小人的兄長就在前門街有個鐵器鋪。”
“那太好了,你弄些石英砂、堿粉、還有石灰石這些東西,本宮要用。現在就去弄,弄回來告訴本宮,咱們一起去鐵匠鋪。”
孟樊超有些莫名其妙,這些尋常的東西比比皆是,太子殿下要這些東西做什么。不過既然太子吩咐,他只好領命而去。
石英砂比比皆是,在鹽湖沉積地帶和干旱地成鹽霜狀出現天然堿粉獲取也不難,至于石灰石,那更是到處都是。
獲取這些原料極其簡單,孟樊超很快弄了一些原料。朱興明備了車,一路去了前門街,找到了孟家鐵匠鋪。
孟家鐵匠鋪的老板叫孟富貴,是孟樊超的兄長。自從孟樊超進宮做了侍衛,孟富貴也算是朝中有人了。在京城,開起了這么一間小小的鐵匠鋪,聊以糊口。
朱興明抬起頭看著這個略顯寒酸的鋪子,一塊臟兮兮的破布上,寫著孟家鐵匠鋪五個字。和所有的鐵匠鋪一樣,遠遠的,便聽到里面叮叮當當鐵器碰撞的聲音。
朱興明等人走進一看,一個赤膊大漢,左手捏著鉗子,右手論起大錘,對著一塊燒紅的鐵片叮叮當當鍛打不停。
鐵匠在這個時代,雖然也只是個糊口的營生。其實比起那些種地的百姓們,還算是好的了。只是遇到打仗的時候,有可能會被征兵去軍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