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鋪在京城所在多有,孟樊超為了照顧自己兄長的生意,這才帶著朱興明前來此處。
鐵匠是個憑力氣吃飯的職業,一個手藝精湛的鐵匠,也是要經驗的。
朱興明走進這家鐵匠鋪,鐵匠鋪的孟掌柜看到了兄弟帶著一個衣衫華貴的人走了進來,慌忙停住了手中的鐵錘:“兄弟,我這里臟亂的很,你來此作甚?”
孟樊超慌忙上前引薦:“大哥,這位是朱公子,想到你這鐵匠鋪里做件東西。你先將手里的活計停下吧,這是朱公子賞你的。”
這是微服出行,朱興明不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可這孟掌柜也隱約的猜到了,這小小年紀的公子哥姓朱,又是自己兄弟帶來的。對方自然是身份顯赫,不是某個王爺就是某個皇親。
若是王爺則了不得了,皇親就一般般了。自朱元璋立國,老朱家開枝散葉。萬歷時期,宗譜記載宗室成員為十五余萬,末年時最低應為二十余萬。
這么多皇親,就不值錢了。但自己的兄弟在宮中當值,對這個小年輕人又恭恭敬敬。那么孟掌柜便推斷出,朱興明的地位絕不會很低。最少,得是個親王啥的吧。
而孟樊超出手闊綽,給了自己的兄長二兩銀子。這更顯得朱興明的身份尊貴,孟掌柜慌忙恭恭敬敬的道:“公子但有吩咐,小人自當盡力而為。”
銀子,硬通貨中的硬通貨。大明王朝到了崇禎年間,一年國庫收入也不過區區四百萬兩。動不動一言不合幾十上百兩,更夸張的幾百萬上千萬兩的賞賜,就有些夸大其詞了。
除了大宋,宋朝是最富有的朝代,一年的賦稅達上億。可惜后來被蒙元滅了國,到了大明朝,明中期賦稅收入還不錯,尤其是崇禎年間的國庫就開始大幅度縮水了。
朱興明點點頭:“孟掌柜,本、我帶了一些東西來,你把它們放進熔爐里,給我燒化了。跟你冶鐵一般,化為鐵水即可。”
其實玻璃制造的技術相對于比較簡單,只是做成大塊的玻璃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罷了。單純的做些小物件,只需將原料融化掉。出來冷卻之后,就是玻璃了。
孟樊超將弄來的石英砂還有純堿以及石灰石交給了他哥哥,孟掌柜看著布袋里的東西,他打開后一愣:“這、這是何物?”
“大哥,你就甭管是什么東西了。放入爐子里,大力煅燒便是。”孟樊超將布袋遞給他,其實他自己心里也沒底。這東西,能做出什么類似于透明水晶之類的玻璃么。
其實朱興明心里也沒底,但萬事開頭難,總得試一試。理論上來說,做個簡易的玻璃并不是什么難事,畢竟,這東西隨便燒燒就能結晶。
坩堝,在大明朝早已普及。鐵匠鋪用坩堝放入炭爐內不斷的煅燒,坩堝內的鐵水就會融化。再用鉗子將鐵水倒出,然后叮叮當當的反復鍛打即可成為上好的鐵器。
把玻璃混合物放入耐熱坩堝,這種容器應能承受窯爐里極其高的溫度。玻璃的熔點相對較低,坩堝容器也應能輕易被金屬鉤及桿控制。
孟樊超找了把椅子,用袖子擦了擦小心翼翼的搬到朱興明跟前。朱興明毫不客氣的坐了下來,按照朱興明的吩咐,眾人很快開始了煅燒工藝。這對于孟掌柜來說輕車熟路,他將原料倒入坩堝內,放入炭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