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活該,這些狗官該死,到處搜刮民脂民膏。竟然,還是漢奸走狗賣國賊。位居高官深受朝廷俸祿,做出這等叛國之事,死有余辜。
不說別的,就是京城突然抓了一百七十多名官員這件事上來看,足以震驚天下的了。
抓這些人的理由,涉及貪腐、受賄、出賣情報,還有就是通敵叛國。這一百七十多名官員,就一個字-殺!
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是小魚小蝦,官職不大。奇怪的是,崇禎皇帝殺了這一百七十人之后,突然間崔文正和楊洪昌這兩個輔臣就暴斃了。
他們死的極為蹊蹺,一個人死也就罷了。全家跟著暴斃,這是怎么一回事。還有就是,他們的善后事宜是錦衣衛處理的。三法司竟然都沒有過問此案,這就耐人尋味了。
很明顯,這是錦衣衛奉了皇命,將此二人滅門了。
可是這些都僅僅是官員們的猜測,誰敢去質疑皇帝。崇禎皇帝還下旨,厚葬了此二人。只是,對二人遲遲沒有追封謚號,于是加倍的耐人尋味。
但不管怎么樣,京城朝綱為之一震。群臣無不栗栗畏懼,萬歲爺這是喜怒不形于色,辦起人來更是果敢勇絕。兩個內閣輔臣,居然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多半,他們怕是也與張家口晉商范永斗的案子有關聯吧。
于是有些人開始心慌了,尤其是那些官商勾結的官員。試問那些作為商業代表的東林黨人,哪個背后不與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范永斗的倒臺,使得人心惶惶。
不止是京城,地方官員涉案更廣。單單是范永斗極其同伙的供詞上,地方官員大大小小涉案的,足足有一千六百五十三人之多。
如此龐大的一個商業帝國,遍布各省的票號、錢莊、當鋪、糧店等等,每個地方都得與地方官員打交道。不官商勾結,范永斗的生意怎么可能做得這么大。
遇到比較棘手的案子,身為內閣輔臣的崔文正,會給地方官施壓。然后,范永斗的生意遍布大宋各省。
自天啟年間,后金逐漸崛起,并不斷侵擾明朝邊境,在明清拉鋸戰的過程中,商人們便嗅到了政治的利益氣息。
當時,部分山西商人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于關內關外之間,并不斷為后金政權運輸物資和傳遞情報,在他們看來,只要誰付的價錢足夠豐厚,他們就為誰服務,至于什么民族大義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后金天命三年,當時,努爾哈赤就特別給在遼寧撫順經商的山西等十六位商人“厚給資費,書七大恨之言,付之遣還”。
這些禍國殃民的奸商,一直在不斷的給滿清輸血。用大明的血,來續滿清的命。然后,滿清再開始攻打大明。
其心可誅!
張家口堡,朱興明審訊范永斗的案子依舊在繼續。不過,這次他在讓手下報賬。
幾個筆吏將查出范永斗府宅后的記錄上交給了朱興明,然后,這些卷宗留在了李巖這里。此時的李巖和宋獻策,正在宣府幫著朱興明整理。
“李公子,這范永斗地窖內的白銀有多少來著?”朱興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