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看了看卷宗上的記錄:“共計白銀一千三百六十萬零七百兩,黃金六箱尚在統計中。”
朱興明點點頭:“改了它,其余的東西可以不動,這白銀改成三百六十萬兩,回頭告訴我父皇,這三百六十萬兩白銀,業已用作了遼東將士的軍旅之資。本宮,這些錢就不上繳朝廷了。”
此言一出,李巖和宋獻策著實嚇了一大跳。太子,他瘋了吧。這可是足足一千萬兩,侵吞了一千萬兩啊,大明朝兩年半的賦稅收入。
盡管想到朱興明會中飽私囊,可誰都沒有想到,朱興明竟然這么貪。那可是整整一千萬兩白銀,還不加上那六箱子黃金。
“殿下,這怕是有些不妥吧。”連李巖都跟著勸道。
宋獻策更是點點頭:“是啊殿下,一千萬兩可不是小數目。這么多的錢,一旦出事怕不好善后,殿下還是三思而行。”
“不,就按本宮的意思辦。范永斗收繳的家產,白銀只有三百六十萬兩。此事不容再議,你們商量著,擬一份名單遞回京城吧。”
朱興明還真是獅子大開口,一千萬兩的白銀。他竟然都敢私吞,被崇禎皇帝知道了,還不得扒了他的皮。這可是,赤果果的坑爹貨。
別的不說,大明朝擱哪兒哪兒都用錢。一千萬兩白銀,能解決多少事。一個國家,兩年多的賦稅收入總和,這個逆子居然私吞了?
沒錯,朱興明就是私吞了。一千萬兩,他要用這些錢干一件更大的事。如果做成了,大明王朝的財政問題就有可能解決了。
至少目前,崇禎皇帝是被蒙在鼓里的。但同時他又是高興的,且不說遼東軍餉問題解決了,四月份的軍餉不必拖欠。大半年的軍餉,都不需要國庫支撐了。
李巖和宋獻策卻是心驚肉跳,如此明目張膽的欺君,后果可是極其嚴重的。你撈個幾百萬兩,八成崇禎皇帝會念在父子親情的面子上就這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可你朱興明膽大包天,竟然中飽私囊了一千萬兩,只把一個零頭繳了上去。這,就有點過分了。
朱興明卻絲毫都沒有覺得過分,依舊是優哉游哉:“令狐云龍呢,把他給本宮叫過來。”
一千萬兩多么,并不多。至少在朱興明眼里,是這么認為的。這才哪跟哪兒,將來大明富強了,幾億兩白銀就跟鬧著玩似的。
比起自己要干的幾件大事來說,一千萬兩銀子也不好做什么。再加上,手下的虎賁軍還有東宮衛,這可都是一張張吃飯的嘴啊。
雖然虎賁軍待遇優厚,可他們的軍餉糧草并不在朝廷的編制之內。朱興明就地自籌,他能去那兒籌。單單一個西山玻璃廠實在是杯水車薪,不撈點錢這日子怎么過。
實際上,崇禎皇帝也知道朱興明肯定中飽私囊了。但是如果讓別的官員查這起案子,他們一樣會貪污克扣。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全盤把查抄范永斗的案子交給兒子。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么。讓兒子貪污了,總比給外人強。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兒子只是個太子,想要做事總得到處打點。這一點,崇禎皇帝倒是也能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