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守著燈芯都不肯閉眼的家伙,周奎的邏輯就是。玻璃賣的越貴,他囤的貨越值錢。三兩銀子,還是趙大頭他們跪地磕頭求來的。依周奎的意思,少于五兩銀子你也就看看。
“好了,本宮知道了。三兩銀子,這是明搶。京城那邊的經貨商們,他們怎么說?”
“經貨商們也有人囤貨,三兩銀子是從咱西山拿貨的價格。聽說,有人在京城已經賣到五兩銀子了。”
朱興明嚇了一跳:“還真賣到五兩銀子了,混蛋東西!”
趙大頭沒敢說話,不知道太子殿下罵的是那些囤貨的經銷商還是罵的國丈,那可是殿下的親姥爺。
“去,把你們這里手藝最好的工匠給我叫來。”朱興明說道。
趙大頭沒敢再問,不多時,他便領過來兩名工匠。一老一少,他們是師徒一脈相承。
任何一個技術工的行業,總有一些天賦異稟的翹楚在里面。這師徒倆,一老一少,就是手工玻璃廠里技術最好的。
倆人很害怕,老實巴交的兩個工匠。在他們眼里,廠公趙大頭已經是個巨大的官了。朱興明可是東宮太子,他們見了都要腿打顫的。
“叫什么名字?”朱興明盡量顯得溫和一些。
年長的師父跪在地上,兩只手揣進袖子里瑟瑟發抖:“回、回太子殿下的話,小、小人牛德春,這是我徒弟趙栓子。”
師父依然這個德行了,徒弟愈發的害怕。他躲在師父的身后,跪在地上的他仿佛是風擺的荷葉。
朱興明“嗯”了一聲:“起來吧,看賞。”
然后孫旺財從懷里摸出兩錠銀子,跟了師徒二人。拿了賞錢,這師徒倆才稍稍鎮定了些。至少,他們知道太子殿下召見自己不是因為自己犯了罪。
“牛德春,你之前是做什么的。”
“回太子殿下的話,小人之前是琉璃廠的工匠。否則給宮里,做一些琉璃裝飾。”
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時由于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琉璃只能做一些小飾品之類的玩具,像是大的物品就很難做出來了。玻璃則不一樣,玻璃可以用他們制作琉璃的吹塑法,什么樣的工藝品都能給你做出來。
讓石小凡吃驚的是,周奎不止是囤積了大量的玻璃。更多的,是倉庫中的那些玻璃工藝品。
這些都是出自名匠之手,像是牛德春趙栓子這樣的人,他們做出來的玻璃工藝品都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這些東西就不僅僅是玻璃的價格了,周奎把它們當成價值連城的珠寶翡翠來賣。對于周奎來說,西山玻璃廠就是實現了沙子變黃金。
想賣的便宜點?怎么可能。我就算捂在手里,也絕不賤賣。你愛買不買,我就這個價。
朱興明要這些工匠卻不是為了讓他們做什么工藝品,他費了好大得勁。連比帶劃,最后搞到沒辦法,讓趙大頭弄來了紙和筆。才讓工匠牛德春明白,太子爺想做的是什么東西。
賺錢的事,朱興明也是非常有興趣的。別說自己是太子,就算是做了皇帝也一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