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只是開始的價格,如今隨著大明王朝生產力的上升,通貨膨脹等因素的疊加,如今想從周奎這里買一個知縣,需要紋銀五十萬兩。
這是何其恐怖的一個數字,要知道崇禎皇帝執政時期,整個國庫一年的收入才區區四百多萬兩。
雖說現在國庫每年的稅收是數十萬萬兩計算,也就是說每年國庫稅收高達幾十億兩白銀。可五十萬兩銀子買一個知縣,畢竟也不是個小數目。
這還只是買官的價格,那些花了重金買取知縣的官員,他們上任一方之后,自然是要把行賄的錢撈回來。
而這樣做,則無異于給當地的百姓,造成沉重的災難。難怪朱興明在審閱各地官員政績的時候,會發現許多端倪。
有些明明相當富庶的郡縣,卻屢屢出現虧空。這些年朱興明在全國各地興修水利,改善百姓生活水平,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他也并沒有放在心上。
可從周奎的口供來看,大明官場絕對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的清廉。其背后,還不知道有多少骯臟的交易。
這僅僅是提審一個國丈周奎,其背后竟然牽扯出來這么多的利益。周奎府上,查抄的銀兩足足一千二百萬兩之巨。
這些銀子哪里來的,自然是周奎貪污所得。這案子牽連之廣,就連朱興明也是始料未及。僅僅是吏部,就有五名官員落馬。其中,兩人在家中自殺。
其他各部官員,一共涉及到周奎貪腐案中,共計一百三十一人。包括,在各地地方的行政官員。
查抄了一個周奎,撬動了蘇杭一半的官員落馬。這讓朱興明龍顏大怒,他開始在朝中開啟了新一輪的反腐。
皇極殿內,朱興明目光冰冷。
皇帝跟前的御桌上,擺放著的正是查抄國丈周奎還有尚膳監掌印太監陳德貴的卷宗。這案子牽連之廣,在朝野引起極大的轟動。此時朱興明召集群臣,開始朝廷新一輪的反腐。
“怎么不說話了,你們這些朕的肱股之臣們。平日里,你們不是急著表現自己有多清正廉明么,看看這朝堂之上,你們個個道貌岸然。背地里,你們貪污了多少,有誰知道!”
“臣等罪該萬死。”群臣紛紛跪下,有人緊張的暗中擦起了汗。
朱興明抬頭看著大殿:“朕知道,知道你們當中依舊還有不少的害群之馬。可今日朕在這皇極大殿之上跟你們說說,若是扔不知悔改,朕早晚也一定會查到你們的頭上。你們搜刮的,那都是民脂民膏,你們喝的是百姓的血,吃的是百姓的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誰敢和百姓作對,朕就要了他們的腦袋!”
朱興明越說越激動,詔獄。朱興明也很為難,如何處置自己的這個姥爺,一時間他也沒有好的辦法。
不殺周奎,則難以起到震懾宵小的作用。殺了周奎,那可是自己的親姥爺,且不說太上皇崇禎不會答應,周太后定然不會同意的,那可是她的父親。
慈寧宮懿安皇后張嫣那邊已經傳過話來了,即便是一向深明大義的懿安皇后張嫣,也在勸阻朱興明。懿安皇后雖然沒有明說,意思已經是很明顯了,國丈不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