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興明在朝堂上龍顏大怒,朝中百官噤若寒蟬。尚膳監掌印太監陳德貴,已經被五馬分尸了。那些買官賣官的各地地方知縣,也受到了相應的懲處。罪行嚴重的殺頭,輕者罷官追繳臟銀。
比如說,有個海曲縣的官員,就是花了十三萬兩銀子,在國丈周奎那里買了個海曲縣縣令的差事。這個官員祖上歷代經商,家中積財甚巨。他買這個官,純粹是為了家族有個靠山。畢竟,商人其背后,都容易出現官商勾結的現象。
而這個官員上任一方,居然把個海曲縣治理的井井有條。雖然他這個縣令是買來的,可為官還算正直,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國丈周奎買官賣官的案子東窗事發之后,這名官員也受到牽連而入獄。本來,刑部擬定的官員名單中,此人已經在秋后問斬的一欄中了。
朱興明在翻閱卷宗,發現此人的能力之后,便法外開恩,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將海曲縣縣令罷官,罰銀七十萬兩,同時流放三千里。
這算得上是夠仁慈的了,其他涉案的買官官員,基本上都是人頭落地的。只有這個官員為官還算正直,便饒其一命。
流放三千里,其實就是發配到邊境為奴。不過若是家里有錢的話,也不會受多少罪。而,若是表現良好,還有機會赦免。
同時,朱興明也清理了一批詔獄的犯人。如羅小八之流,也被拉出來處決。至于國丈周奎,朱興明確實是有些難堪。
在訓斥了一番群臣之后,散了朝的朱興明剛回到乾清宮,就聽到里面有人在哀哀的哭泣。
朱興明一怔,還是硬著頭皮走了進去,然后施禮:“兒臣見過父皇,見過母后大人。”
成了太上皇的崇禎坐在那里冷著臉一言不發,而周太后則在一旁拿著手帕哀哀的哭泣。朱興明心亂如麻,很明顯父母這是在給周奎求情來了。
奇怪的是,崇禎竟然一直沒有說話,一旁的周太后倒是終于忍不住了,她停止了哭泣:“興明,你做了皇帝便六親不認起來。你抄了姥爺的府邸我不來怪你,可你把你姥爺關進了詔獄那暗無天日的地方,你是想做什么。你抄了周府還不罷休,這是想滅族么。”
誰知,朱興明竟然頂撞起來:“兒臣是想過滅族的,奈何兒臣和母后,也屬九族之中。”
周太后一愣,顯然她沒有想到朱興明會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來。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嚎啕大哭起來:“嗚嗚嗚,你聽聽、你聽聽這孩子說的還是人話么。”
周太后這話是說給崇禎聽的,崇禎依舊是冷著一張臉:“逆子!胡說什么!”
朱興明嘴巴動了動,看了母親一眼之后,終究還是沒有說什么。對于如何處置國丈周奎,確實是個極大的難題。
不管怎么處置,都是不太合適,親情和天下公道之間如何選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