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沙子!!”來福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猛地跳了起來。
“嗤啦!”“嗤啦!”
一個又一個麻袋被他撕開更大的口子!
黃沙!黃沙!還是黃沙!
來福呆立當地,這狗官,還真是膽大包天至極。官倉的糧食,他都敢調換。
“沙…沙倉…全是沙…”他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尖細的聲音抖得不成樣子,最后雙腿一軟,一屁股癱坐在冰冷的沙堆里,濺起一片黃塵。
為什么一個縣城的糧倉,會讓來福如此恐懼。
因為這代表著,貪腐的問題,不僅僅來自于山全縣。
一個小小的縣令,是沒有這么大膽子的。
因為,縣城的糧倉,是受州府直轄的。
也就是說,每個縣城的糧倉,都會有州府的官員定期巡查。一旦發現問題,縣令難辭其咎。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地方的縣官,會對州府的官員如此畏懼的原因。
若是你委任一方,最關注的重點就是官倉。
這些糧倉,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半點閃失的。
往嚴重了說,就算是差個幾百斤的虧空,都有可能面臨殺頭的危險。
所以,一般糧倉比如說存放了十萬斤糧食。地方官員,就會在這個基礎上多增加數百斤。
怕的,就是會出現損耗。
而這整個糧倉內的糧倉,除了擺在明面上的麻袋里,是一些陳年舊米。
里面剩下的,全都沙子冒充的。
這就代表著,敢動糧倉糧食的,不僅僅是他山全縣的劉文昭。地方州府,安州府也脫不了干系。
甚至于,更有可能的一點就是,這種貪腐覆蓋著的,是一整條利益產業鏈。
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封建時代的發展,已經有了屬于自己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統。
各級官員,其實都是受到了不同的節制和互相的監督措施。
一旦這種監督出現了漏洞,那么只有一個可能。
那就是,全員的貪腐。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都是官家的糧倉。
為什么朝廷如此重視糧倉,因為一旦出現天災人禍,這些官府的糧倉,那可是救命的。
比如說外敵入侵,軍隊的出征需要大量的糧草支持。
旱災澇災造成的災害,百姓們生活無以為繼,糧倉就能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若是糧倉里沒有糧食,百姓們很容易就會揭竿而起。到時候,朝廷會傷筋動骨的去清剿流寇。
還有遇到年景不好,百姓們到了開春沒有種糧種地,這些糧倉就能提供種子。
生產力極其低下,尋常的窮苦百姓能不能熬過這個寒冬都是個未知數。
沒有吃的,他們誰還會在乎種地的種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