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點點頭:“很好。”
“只是,只是...”
孟樊超搖欲言又止,想說什么又不敢說。
“有什么不敢說的,說!”朱興明一聲暴喝。
“陛下,據臣所調查,皇后娘娘乃是第一個病患。”
“胡說八道!怎么可能,娘娘身在宮中,怎會是第一個染病的。”朱興明怒喝道。
嚇得孟樊超一個哆嗦,跪在地上顫抖著聲音:“是,臣、想是臣調查不夠詳細,臣再去查。”
朱興明也堅信,是孟樊超辦事不力。
怎么可能皇后是第一個患病的人,八成是這些酒囊飯袋沒有調查清楚。
“查查和皇后有關的任何人員,包括每一個身邊的宮女。看看娘娘患病之前,誰出現過癥狀。”朱興明語氣冰冷。
只有找到瘟疫的源頭,才能想辦法徹底遏制。
“是,臣遵旨。”
朱興明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繼續秘密調查,不要打草驚蛇。另外,加強皇后身邊的護衛,所有飲食必須經過三道檢驗。”
還沒等安分,內閣首輔帶著幾位大臣求見。一進門,戶部尚書就高聲說道:“陛下,封鎖京城已五日,商路斷絕,漕運停滯,長此以往,京城百萬民眾吃什么。用什么?這些商隊聽說進城就出不去了,便不敢進城。”
朱興明冷冷地看著這位年過六旬的老臣:“張愛卿以為,朕該當如何?”
“老臣以為,應當有限度地開放城門,允許商隊通行,至少要讓糧車商隊可以自由出入.”
“然后讓瘟疫傳遍大江南北?”朱興明厲聲打斷:“爾等可知道,這瘟疫一旦擴散,死的就不是幾百人,而是幾萬、幾十萬。”
內閣首輔毫不退讓:“陛下,民生為上啊,老臣剛收到消息,城南已有百姓開始啃樹皮了。再這樣下去,不等病死,先要餓死了。”
張尚書附和道:“是啊陛下,城中食糧和百姓生計可耽誤不得。”
“行了,朕知道了,你們下去罷。”
這些做臣子的,都是各懷心機,朱興明知道他們說的,多半也是過于夸張了。
不過民生為本,這是真的。
想了想,朱興明還是說道:“明日起,讓順天府開倉設置粥棚。務必保證四九城內,三里內必有粥棚施粥。”
其實幾個大臣也都是這意思,他們不過是想讓皇帝退而求其次罷了。
“臣等領旨。”
皇帝能答應官府施粥,就能保證百姓們的生計。這樣,瘟疫才能得到有效控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