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隊伍完成任務,很快便離開了。校場上,只剩下吳三桂和一眾心神不寧的將領們。
死一般的寂靜持續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吳三桂手中的那卷明黃圣旨上,然后又偷偷瞟向臉色鐵青、一言不發的吳總兵。
終于,一名性子比較直的參將忍不住,小聲嘀咕道:“每日豬肉二兩…這、這得多少銀子啊…朝廷何時撥過這等錢糧?”
另一名游擊也低聲道:“是啊,別說每日,就是每五日二兩,咱也沒見過啊…平日里的肉食,不都是靠咱們自個兒想辦法,或者偶爾打打牙祭么…”
“總兵大人…”一位資歷較老的副將看向吳三桂,語氣沉重而帶著疑問,“這圣旨…所言伙食標準…為何我等從未知曉?也從未見軍需官按此標準發放過?這…這中間…”
他的話沒說完,但意思再明白不過:是不是你吳總兵,把我們每日該有的二兩豬肉,給克扣貪污了?!而且是大規模、長期地克扣!甚至可能連朝廷撥發的相應錢糧,都被你吞了!
吳三桂只覺得百口莫辯,一股邪火直沖頂門,卻又無處發泄。他難道能跳起來說:陛下這道圣旨是假的!是胡說八道!根本就沒這標準!
他敢嗎?他不敢!質疑圣旨,那是死罪!
他又能如何解釋?說陛下故意坑他?誰信?皇帝為什么要坑一個剛剛立下“大功”的忠臣良將?
他根本無法解釋!這道圣旨,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無比惡毒的圈套,一下子把他套了進去,而且越掙扎勒得越緊!
“夠了!”吳三桂猛地爆發出一聲怒吼,臉色猙獰,掃視著眾將:“陛下體恤我等,乃是天恩!至于錢糧軍需之事,復雜無比,豈是你們想的那么簡單!此事本帥自有計較,休得再妄加議論!都散了!各回本職!”
他試圖用權威壓下議論,但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并且迅速在將領們心中生根發芽。
眾人嘴上不敢再說,但交換的眼神卻充滿了猜忌和不滿。尤其是那些中下層軍官和普通士兵,當這道“皇帝圣旨”的內容不可避免地傳出去后,所引起的震動和憤怒更是空前的。
“什么?我們每天本該有二兩肉?!”
“狗東西的!肯定是上頭那些當官的給貪了!”
“怪不得總兵大人頓頓山珍海味,原來喝的是咱們的血!”
“皇帝老爺都知道咱們苦,下了旨意,卻被他們瞞住了!”
“吳總兵他…他竟然如此貪墨…”
軍營之中,怨氣迅速積累,流言蜚語如同野火般蔓延。吳三桂以往“愛兵如子”的形象瞬間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巨貪大蠹的嘴臉。軍心,開始動搖了。
吳三桂焦頭爛額,他試圖彈壓,但流言豈是刀槍能擋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