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一出,朝野再次震動。尤其是高文謙的被賜死,讓許多官員噤若寒蟬,深刻感受到了皇帝整頓吏治的決心和鐵腕手段。
行刑之日,京城菜市口人山人海。王大宇和趙蟠在萬千百姓的唾罵聲中伏法,尤其是王大宇被處決時,更是引發了陣陣歡呼。高文謙則在獄中“體面”地飲下了皇帝賜下的鴆酒。
這場席卷杭州和京城部分官場的風暴,以皇帝朱興明的絕對勝利而告終。它不僅為一樁具體的冤案伸張了正義,更沉重打擊了地方貪腐和朝中的保護傘網絡,極大地樹立了皇權的威嚴,震懾了百官。
案件了結后,朱興明在養心殿單獨召見了孟樊超。
“此次杭州之行,你居功至偉。”朱興明看著眼前這個愈發沉穩干練的臣子,語氣中帶著難得的溫和,“不僅查清了冤案,懲辦了貪官,更讓朕看到了你的成長。遇事冷靜,謀劃周密,取證扎實,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全賴陛下信任與指點,臣不敢居功。”孟樊超躬身道。
朱興明點點頭:“有功則賞,賞金千兩,綢緞百匹。另外,那個蘇婉清…”
“陛下,蘇姑娘父母冤屈已雪,她只想回杭州,為父母重修墳墓,守孝三年。”孟樊超回道。
“是個知恩圖報、懂得分寸的孩子。”朱興明贊許道,“傳朕旨意,地方官府需妥善安置,撥銀助其安葬父母,并免其家三年賦稅。讓她好好生活吧。”
“陛下圣明!”孟樊超由衷說道。他知道,這對于蘇婉清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了。
退出養心殿,孟樊超走在宮墻之下,心中感慨萬千。從山海關的死里逃生,到杭州的明察暗訪,他仿佛經歷了一場漫長的洗禮。
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權力的雙刃劍性質,也更加堅定了輔佐這位雄才大略又心思深沉的皇帝,去維護他所相信的公道和秩序的決心。
而朱興明,則在龍椅之上,目光再次投向巨大的大明輿圖。清除了一些蛀蟲,但帝國的肌體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遼東經過整飭,暫時平穩;江南官場經過這次震蕩,也能安穩一段時間。
但更大的挑戰,或許還在遠方。
“孟樊超、”
“臣在。”
“朕想著,你去太子身邊怎樣?”朱興明突然問。
孟樊超一驚:“陛下,這...”
“這什么這,朕想給太子找一個帝師。思來想去,你最合適。”
這讓孟樊超是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皇帝竟然對自己如此重視。
“臣、臣向來粗鄙,難堪大任啊。”
“朕讓你去杭州,讓你北上山海關,想必你都清楚,朕都是對你的考驗。你做的,讓朕很滿意。將來太子是要繼承大統的,朕要做的,是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太子。而你的見識還有你的人品,都是最佳人選。尤其是,太子喜歡拳腳功夫,沒有人比你更合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