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孟樊超:“朕要你教的,不是讓太子去學那些陰謀詭計,而是讓他‘知道’有這些東西存在,讓他明白人心之復雜,世事之艱險。讓他擁有自保的能力,擁有洞察秋毫的眼力,擁有在復雜局面中做出正確判斷的智慧!這,比讀一萬本圣賢書都更重要!”
孟樊超聽著皇帝這番肺腑之言,心中震撼無比。
他終于明白了皇帝的深意。陛下是要為太子打造一副堅實的鎧甲和一雙銳利的眼睛,讓他未來能夠更好地面對這個復雜而真實的世界。
一股巨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壓過了之前的惶恐。
他再次躬身,這一次,語氣無比堅定:“陛下苦心,臣已明了!臣雖才疏學淺,必竭盡所能,將畢生所學所悟,傾囊相授,定不負陛下重托!”
“好!朕信你。自明日起,你每日未時前往東宮,教授太子一個時辰。具體如何教,教什么,朕不干涉,由你全權斟酌。只需記住一點:太子的安全,高于一切!”
“臣,遵旨!”
次日,未時。孟樊超換上了一身較為莊重但仍便于活動的常服,懷著幾分忐忑與鄭重,第一次踏入了東宮。
太子朱和璧,年方十歲,面容繼承了其父的俊朗,眼神清澈中帶著一絲屬于皇家的早慧與矜持。
他顯然已得到父皇的囑咐,對孟樊超并無尋常皇子對武師的輕視,反而帶著幾分好奇與期待。
“學生朱和璧,見過孟師傅。”太子依禮躬身。
孟樊超側身避開,恭敬還禮:“殿下折煞微臣了。臣蒙陛下信重,前來伴讀,與殿下切磋些強身健體之術,講述些山野趣聞,不敢以師自居。”
他的謙遜和得體的態度,讓一旁陪同的太傅也微微頷首。
“父皇說,孟侍衛忠君體國。一日為師終身為師,本宮就算是太子,也得尊師重道。孟師傅,就不必過謙了。”
小小年紀的朱和壁,彬彬有禮。
第一次授課,孟樊超并未急于傳授高深的武藝,而是從最基礎的站樁、呼吸調息開始。他講解得深入淺出,不僅說明動作要領,更闡述其對強健體魄、凝神靜氣的好處。
太子聰穎,學得認真。
練功間隙,孟樊超便開始講述他“游歷”江湖時聽聞的軼事。他沒有講那些血雨腥風的廝殺,而是先從一些俠義之士路見不平、一些奇人異士的獨特本領、乃至一些地方有趣的風土人情說起。
他的故事生動有趣,又暗含為人處世的道理,深深吸引了年輕的太子。
身為一個太子,關乎著帝國的未來。
大明王朝能否繼續延續這種盛世,至關重要。</p>